楼主: 李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曾国藩: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9-6-2 23:07:18 | 只看该作者
主题:车来车往
标题:让我下车
“小区门口的新鲜梧桐叶好像被风吹落了,让我下车去捡几片作书签。”我望向车外,随意说道。“坐好,一大早的,你不用上学我不用上班啦?悠闲得很呢!”莫名换来的一顿臭骂,让我心寒,车内越来越小,挤得我胸口发闷。窗外的风景模糊成了一片,只有经过的汽车,才能在我的视野中停留片刻。
四轮马车、蒸汽汽车、燃油汽车,时代在发展,随着它的,便是人们生活的加快加快再加快。当今的马路,车来车往,你却无法看清样子,只因它们的飞速。车中的人呢,其视外也,亦如是则已矣。生活态度在变,人们现在的生活两点一线,早上生怕上班迟到,晚上只想回家休息,两点之间的线也日趋细了,人们只希望它消失——在家与单位间瞬间移动。
“时间是金”诚然,车来车往中得到的是时间,但更是金。这种对功利的追求使人们的眼睛被蒙蔽了。犹如给自己带上了聚焦镜,焦点,绝不是路两边的风景。
让我下车,“我散步,还邀请了我的灵魂。我俯身观察着一片夏日的草叶。”惠特曼减速了,他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是草叶集出版困难重重,却不被认可的无奈和悲伤?在这与灵魂的漫步中,他是嗅到了儿时那座古老中原下泥土的清香,抑或是恍惚听见了村落乡道间铃羊项圈的悠扬铃声?我想,他应是把这一切都注入了那隽永秀丽的文字中吧——他所欣赏到的风景必悬极美的。
让我下车,归有光抛下了手中的笔,来到了院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静止了,他的灵魂亦静立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辉。身边的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都已静。时间却在此时减缓,变慢,凝滞。归有光的眼睛,却越发明亮有神。
马路上,车子依旧在疾驰。但人们真的不能停下它的加速,回到生命的本初状态吗?一日清晨,汽车故障,放下了手中的钥匙,随性踏出家门,路线没有改变,用自己最舒适的速度行走。但走着走着,心中却愈感不对,是不是走错路了?这条每天经过的路上有这般茂密的林荫道?鸟儿还在树上鸣叫呢。公园中游玩的儿童,路两边慢跑的老人,鼻子中还不时飘过各式各样的早点气味……迟到被骂了,心中却没有懊悔,只有对走下车来的无限感激。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走下车来,在路上缓缓的行走,这已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命态度。
让我下车,我要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纵使世间浮华再多,亦遮不住我眼;即便天下美景再稀,亦入得了我心。
字数:950    这写的什么玩意儿......又不知道怎么改......让我下车!!!!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2#
发表于 2019-6-2 23:09:03 | 只看该作者
推开回报
朱光潜曾说:“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对于他来说,自己的事业是为了满足理想和志趣,而非自己的利害得失。在这种状态之下,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达到了一种平衡。他的努力并未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而是希望实现自己的志向。
而理想本身却并不如现实中的回报那么实际,使得人们总是对他可望而不可及。人们不知道他们在理想的广厦之中攀登到了哪里,能够瞥见的只是回报。回报如眼前的花朵,俯下身便可触及;理想如地平线上的太阳,是走不到的。这时,回报似乎成为了努力的方向。
而曾国藩却说,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回报或许只是路边的一朵鲜花。我们走到春意渐浓的地方,它便多了,吸引着我们像前方走去。但走入寒冬,它便少了。在一片荒芜的道路上,或许我们便没了兴致,如同此前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一样。但这段路却总是要走的,去要求回报只会使我们回头望,却无法使我们向前看。而我们常常忽略,暖春总是会来的,绮丽的春红总会再次盛开。若我们此时为回报浇灭了内心的炽热,便只有停留在这荒原上了。
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朵我们所喜爱的,独一无二的鲜花。昭明太子编纂《文选》,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陆羽写《茶经》,船山先生隐居著书,本身并没有任何回报,但他们又何尝不是怀着自己的理想而去的呢?而追求回报的人,却会经常陷入到回报的怪圈之中。他们能在回报的引领之下飞奔着走完一小段距离,却难以走过漫漫长路;他们只会在眼前徘徊,却见不到异域独特的风景。
而当我们不再追求回报的时候,努力似乎便显得简单了。这使得人们怀有了一颗随遇而安的心,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不顺。王阳明被贬龙场,前途黯淡,依然前去赴任。连峰际天,飞鸟不通,却能够在此悟道,在龙岗书院讲学。若他求取的是一纸诏书,龙场对他来说,和他所埋葬的那位旅人无异,“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但他所思索的,却是心学。支撑他的不再是回报,而是他的疑惑,是他光明的内心。当我们抛却眼前的回报时,推动我们努力的,则是更为强大的理想。
因而不再看重眼前的回报的人,便不再会为眼前的失落而沉沦,也不会在万花丛中迷失自我。回报是现实的,却也是易变的,永恒的确是个人的理想。责求回报时,或许不如去思索一下,那朵最鲜艳却又还未遇见的花朵究竟在哪里。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3#
发表于 2019-6-2 23:16:35 | 只看该作者
执着玉汝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
超世之才,授于天也;不拔之志 ,成于己也。那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人,未必绝顶聪明,却一定是执着于自己的信念。
一纪苦读,七次落第,构成了曾国藩的青春年华。他天资不高,甚至有些愚钝,连考五次秀才,不过得了个“佾生”的名头。多年的挫折逆境,却反而练就了一身“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执着倔强。多年后,身居高位的他在《挺经》中写道:“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论聪慧,他实在不及天才少年方仲永,但正是近乎痴傻的执着,注定了仲永的泯然众人和曾国藩的青史留名。
约翰逊有言:“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这句话似乎很适合苏绣大师沈寿。四十年如一日,她以手中绣针,描摹内心的灿烂。她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灌彻了自己的认真执着,从无敷衍马虎,如此日积月累,为后世留下了震撼人心的精神瑰宝。
大多数人缺的不是致命一击的力量,而是冲着这个信念,执着行走一天又一天的毅力。忙忙碌碌的快生活节奏,抽干着物欲堆砌的高楼里,每一个人的执着与耐心。少有人这样执着的追寻信念,更可怕的是,当一个人为自己的信念执着,却在段时间没有得到物质回报时,众人便不遗余力的讽刺挖苦,好劝导他也泯然众人。
巴金曾这样赞美过飞蛾追求光明的执着:“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或许飞蛾扑火在他人看来愚不可及,他却这样感叹着这群执着痴傻到可爱的生灵: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所谓大人物的经天纬地,也不过源于最初的、对信念的执着吧。
那么我们呢?
当你手执画笔,面对着繁复浩大的经典作品,你能否能执着着,一笔又一笔地临摹?
当你成为一滴水,面对坚硬的岩石,你是否会义无反顾地落下,坚信它会在年复一年中被你击穿?
当你深陷迷楼,背上白蜡制成的翅膀,你是否会如伊卡洛斯一般,不畏翅膀的融化,执着着飞向太阳?
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信念,只要你日复一日追寻的执着,终会开花结果。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4#
发表于 2019-6-2 23:33:55 | 只看该作者
痴味人生

痴这一字,正如其所示,一般是“痴于求知”的意思。古时候的人们用痴一字或称赞,或调侃,多多少少有着一丝对他人的敬意,于是就多了一群被称为痴人的名士。他们或痴于琴棋书画,或痴于丝竹管弦,或痴于藏书万卷,或痴于大好河山。无论如何,他们的痴狂都是痴于物,痴于心,痴于人生,正式这样的痴,亦早就了他们对一事的精通,对内心的修炼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而现代人对待痴的态度已是大不如前,痴更似成了一个贬义词及一种略显“文雅”的鄙夷,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人们对于一件事物的痴迷逐渐变成了每日随波逐流的麻木感以及将其可笑地视为浪费时间的行为而加以唾弃。而那些真正的痴人则在麻木的人群耻笑声中逐渐隐去了身影。
痴人的缺失,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一大损失,致力于钻研一事的人才有追寻自己的鸿途之志的依靠。曾国藩一生痴于书,甚至在去世前一天仍醉心于书,正式对书的痴狂,打下了他治理国家的基础,以至于创湘军,平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挽救清于危难之间,时人虽对他猜疑,但他的功劳终为现代人所赞,于是流传千古。
然而痴人如陈忠实,是痴于心的人,他奋笔多年,创作了《白鹿原》一书,传为经典,被贾平凹赞为“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则又是于痴于物者高上一筹了。痴于心者是对自己的肉体与内心进行修炼的人,往往能够超越极限成就自我。陈忠实与同代的作家路遥、贾平凹相比,天分相差太多了,但他从小立志于更广阔的世界看看,于是成为作家。中年时,他深感“没有像样的能给自己交待的作品”,于是苦心孤诣5年,遂完成白鹿原的创作,获赞誉无数,甚至获得了第四届矛盾文学奖,比之种种,皆因他于写作的痴爱与对于内心的痴迷与坚守。
亦有痴人张岱,经历了繁荣与清冷,亦不忘于无人之处赏西湖,得渔夫一痴人之评。这又比痴心的人高上一层了。张岱的痴是痴于人生。少为纨绔子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少时的张岱锦衣玉食,文采出众,被称为小品圣手而明亡后,则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残书数帙,缺砚一方。但他安于清贫,更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亦有西湖赏雪之举,张岱的生活如同一场大静之中热闹的戏,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而他本身也痴迷于自己人生的美景,感悟了生命的升华,于是成了景中的高逸之士。
让生活中带着些许痴思,在为人处世时带着些许痴心,我们才能沉醉于自己的生命中,痴于事,痴于心,痴于人生,细品着这痴的味道。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5#
发表于 2019-6-2 23:35:07 | 只看该作者
长恨

        从孩提时代长至成人,纯稚无知到日渐成熟,家庭教育,于始、于中、于末,遍布整趟人生旅程。若是缺失,竟成长恨。
        心灵的种子成长,以教育与经验作灌,初生的幼芽,恰如白纸般单纯,懵懂的心灵中,最初来源于家庭的教育与引导,将在其中刻下深刻的印痕。正如最初发育时期的照料,几乎将决定整棵心灵之树的本质。若要在长成后再作修改,困难万分。
        然而同为家长,不说教育方式千千万,对于“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也有极大差异。当今之世,虎爸猫妈备受推崇,佛系父母自成一系,“棍棒之下出孝子",“重男轻女”等观念仍盘距在人们心中,左右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许多本便错陋的方法在“父辈经验”这一靠山之下仍被重复使用着。
        常见有父母于大庭广众之下管教孩子,大掌毫不留情地落于稚童身上,也有细小的痕迹悄悄出现在心上。大人的责骂,孩童的哭喊,间或夹杂几句路人的劝诫,乱做一团。然家长竟能大言不惭地将之称为教育,再加上几句“孩子不太懂事”的大声宣告,甚至洋洋自得于吸引住众多路人的关注,向众人展示一家之主的“威严”。
        “不懂事”当然可作为管教的借口,但其问题实质并非在孩子身上,而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体现。不由分说地打骂,只一味以武力压制,或许是由于原先的“劝说”无效,心中已然不耐,或是以此为惯常解决孩子吵闹的方法。从其中,或许可窥得一二教育失败之因。
        教育,当然可放于众人之前,但绝不应该是打着教育旗号的打骂之行。教育,应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
        人前的赞扬,当为善行之肯定;私下的责备,却是对于其不足之处的批评与再次教育。教育,当是心灵的触动,而非公开的侮辱。在家庭教育之中,受教育者首先应被看作一名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然后才应作为需要引导的后辈对待。
        原应由父母引导,了解的世间,许要因教育的缺失与失误扭曲成另一幅样子。父母之过,由后辈在成长中接受,承担恶果,此生长恨,却无能为力。
        望父母,既不过分严厉,也不过分的溺爱。以正确方法教育之,此世,求得成人。
        愿得此生无长恨。
813字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6#
发表于 2019-6-3 00:06:05 | 只看该作者
慢下来,别着急

    帕斯卡曾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时光宝贵,需要珍惜,但更要在珍惜时光的过程中学会享受。慢下来,去享受生命中每一寸光阴。
    然而,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追求速度 。从远古时期与野兽赛跑,再到今天的F1方程式赛车,人们从未停止过竞速;从两条腿到马车,再到自行车和汽车,现在又有了高铁和飞机越来越快的交通工具似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飞鸽传书衍生出了电报和电话,再到如今各种新闻资讯和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信息传播的速度有了爆炸式的增长。
    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可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不断被刷新和提高的所谓各种“速度”,真的让人们更加轻松了吗?人们真的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体悟生活了吗?答案自然是没有的。快节奏的生活只能让人们变得更加疲惫不堪,人们在休闲之时更愿意参加那些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活动,又有多少人愿意慢下来体会生活的乐趣呢?高尔基说:“我们生命中碰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以秒来计算的。”在那些匆匆忙忙,稀里糊涂的日子里,人们不知道错过了多少美。
    每一缕阳光都有欢乐,每一个角落都有禅悦。慢慢走过,看世界的转动,抬起头来,看一朵精美纯白的云朵,以一伸温和优雅的姿势缓缓飘过,这时我知道了,能够以慢的心生活着,真是世间幸福的事。夜里散散步,捡拾落下的松果,思念远方的朋友,回想生命的种种美好经验,这平淡无奇的生活,自有一种清明、深刻和远大呀!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这是曾国藩告诫年轻人的一句话。一时冲动可能是勇敢,但更可能是莽撞。凡事都要慢下来,经过周密而又沉稳的思考后方能得出可行的方法。由此可见,慢下来不是慵懒,不是守株待兔,而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思考。曾国藩把求学的过程比喻为“熬肉”:“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余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而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此言得之。
    慢下来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松,你不仅仅需要体会学习做人之道,更需要还原生命本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美,在慢下来的过程中加速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慢下来,别着急。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7#
发表于 2019-6-3 00:07:33 | 只看该作者
拒绝平庸

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像史诗般波澜壮阔,大部分的人还是在与生活的琐碎一起活着。我们的生活充斥着纷繁的人际关系、电话号码、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像贴满小广告的旧街巷一样,杂乱平常。但是,倘若我们在一个个路口粉刷着理想,也许那一笔笔涂鸦,可以变成美丽的壁画。
却见“碌碌无为”成为了青年人的通行证,“得过且过”成为了逃避生活竞争的不二法门。多少上班族机械地重复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放弃了进步,非但没有取得工作上的进展,连必要的任务也只是敷衍了事。更有人为了一时的舒适拒绝接受历练,变得优柔寡断,畏惧不前,宁愿幻化成泥,依附着、摊散着,失去成长的动力,让生命妥协着时光,让灵魂无处可依。
就这样,他们和堆积起的时光,一起成为一堆琐碎。任由时光的流水冲刷殆尽。他们,若智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拒绝平庸,胸中自会开敞一片新的诗意。  
拒绝平庸,是成长的向导,是精神独立人格完善的号角。志当存高远,慕先贤,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是内心的坚守;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贤吝,这是积极的作为。
曾国藩其人,天分不甚高。但是,靠着终日的辛勤耕耘,致困勉之功,他终成一代名臣。《二十三史》字字入心,静言思之,执著进取,困心横虑,突破重围。在一次次成长中,他直抵智慧的高地。正是心中“可平凡不可平庸”的信念,支撑起他最终的成功。如果说突破平庸是一个瓶颈,那么守住不凡并继续进步则显得更加困难。“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深谙其道,因此他一生都在努力,在生命烛光临近熄灭之前,他仍与书为伴,不浪费提升自我的一分一秒。拒绝平庸的人,敢于冲破人生的迷雾,勇攀新的高峰。他们永不会颓废堕落,而是背负着冷笑与暗箭,执着的向上、向前。
拒绝平庸,更是一种心境,让你拥有一个崭新的世界。家道中落之时,归有光在残破的项脊轩中仍能发现“三午之夜,明月半墙,树移影动,珊珊可爱”。寒窗苦读,更十载,漫无尽头;衣不足暖,食不裹腹,湿气浸身骨。窝居在陋室之中,却能发现细腻的美。在生命中最遥遥无期的岁月里,归有光仍葆有一颗灵动的心。纵使在人生的旅程上风餐露宿,他仍是一位活脱脱的赤子。拒绝平庸的日子,把稀松平常的时光过成生命中绝佳的风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我们终究是平常的活着,但生活不是冷淡的平庸,而是带有温度;在那里,会有诗和远方。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8#
发表于 2019-6-3 00:07:37 | 只看该作者
  握住你生命的船桨
  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
  泊在生命的湖中,难免会遇到风浪。有些人胆小懦弱,畏畏缩缩,只等着被浪花吞噬。而有些人却直面风浪,誓死抗争。
  伽利略说:“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握住你手中的船桨吧,让最黑暗的夜也能闪烁别样的光。
  诗经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说的就是即使身处云端也不能忘记泥土的气息,即使身处低谷也未尝不站在别样的高陵之上。世事无常,我们无法改变这世间万物,但我们能够改变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些选择计较生活的人,往往被生活所抛弃。而那些宽容世界的人,往往可以领略别样的风景。不被生活的种种所击倒,囿于自己的尘寰之中,即使又再大的风浪,我们也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再险的道路,我们也能胜似闲庭信步。
  你且看看小林一茶,即使人生坎坷——妻子儿女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家中失火丢失了全部家产,他却依然能够道出“唯我在此,唯我在此,雪落下”的优雅俳句。他早已沉溺在自我的尘寰中,以真善美的眼光看待着这摧残着他的世界。于是,即使身处炼狱,他却依然能够说出“我们坐在地狱的屋顶上看花。”
  与其悲伤一时的厄运,不如扼住生活的咽喉。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发现生命中的美好。林清玄出身于贫困的家境,家里每天都要为三餐烦恼,为他的学费烦恼,而他每天放学都要去喂鸡。即使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林清玄还是一直坚定自己的写作梦。他认为,人所处的环境和成长过程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一个人的心之所向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于是,他去观察桃花心木的姿态雄美,去细嗅阳光的香味,去饮下一杯月光。正如他所说活着即是修行,他于心灵处修行,于是超脱了现实的禁锢。
  曾国藩在《挺经》中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天生愚笨,多次考试落榜,曾两度想要自杀。可他却一直有着一股倔劲,学不好便往死里读书,曾为了买一本《二十三史》不顾一切。他完全明白了“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把控住了生命的船舵,硬生生的将一段平凡的人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般逆转成传奇。
  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也没有谁能代替你定义你的人生。握住自己生命的船桨吧,与其安详的逐波随流,不如一鼓作气,逆流而上。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9#
发表于 2019-6-3 00:19:37 | 只看该作者
且祝
  去江河间寻一巨石,闻长鸣,只道寻常激色。
  来来往往,藩篱中观书,核舟中渡世。将万古人情百味化为唏嘘,散做茶余,不忘多费口舌加以高见——若我为青帝,必叫人间春满三世。天下古今之人,无不以时势为亘古不变,关于隘,病于琐,偏于静。费心尽力去演绎一出颅内好戏,末了,掌声雷动处泣不成声。
  半生追寻,非筑梦之资。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教人踌躇,教人自隘,教人昏惰任下,教人傲狠妄为。
  饶舌半晌,我所言为,人人都于或今或昨的一次垂眼中,瞥见他人悲喜,为之或歌或泣或批或评。陷入不必要且多余的思索——若是我,我将事事圆满,我将将倾大厦高高挽起,再受任败军奉命危难。刻入行为潜意识的对比与比较,造就了不可高攀的完美主义高峰。
  曾正文公知程朱之病,晓国器之衰,于乱世,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间,或物色于形迹之表,摒弃一万八千种独善其身之法。以决绝之姿,铁血冷腕,宁杀千人,也忠信仰。至今提来,我仍一窒。无法去评判或带入一个完整活泼的灵魂,更何况是如此一个爱风雨爱惊雷也爱静夜的复杂存在。毁誉参半,诚令其心绞,欲死以谢世。他早已知理想世界与实际所达的偏差值如千沟万壑,不以笔为古今判词,不以身试阳关道,半推半就成为曾剃头。归来去兮,夜月楼台花萼影,不见华枝满。
  得不得也,我为人,我不知人。易摇难定,易昏难明。忧时纵酒,怒时作札。于狂潮中站不得脚跟,于激色前名不得初衷,幸我不在乱世,否则必为犬马。
  记起李鸿章评曾国藩: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有无功却,早已不是生前事。我时常想着,哪日成了抔土,与寻常狼豕有何区别。他说,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或许是独特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半晌流水高山的心思。时常去探究手边事——有何意义,有何区别,自扰许久,最后得结论:我存在,我知足。
  或许何日碑沉,不道寻常。再看不清崇祠战绩,湖湘弟子魂沉眠着包裹住流光溢溢的过往,不闻千评万叹来,再满一杯,且祝东风狂。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0#
发表于 2019-6-3 00:31:29 | 只看该作者
随遇而安
“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语出梁启超辑录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如果每一件都要求回报,那么到最后一定会大失所望。
如果对待每件事情,都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一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就会将奋斗的激情逐渐吞噬。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每当事与愿违的时候,便会伤心失望,多少人带着未完的愿想和无尽的遗憾迈进那未知的世界,包容亿万生灵的黄土之下,他们是否终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无休止的追寻、抗争或埋怨。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所有的答案却又未必如愿。重要的是,在最终的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住稳心,等得到转角的光明。随时、随性、随缘、随喜、随遇而安。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电影《涉外大饭店》讲述了各怀心事的七位老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的故事。但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电影中的他们直至暮年,依旧勇敢前行,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背负着怨愤,郁结在心,而踌躇不前呢?正如影片中所说:“凡事到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当我们踏遍千山万水,看过云卷云舒,到过山的最顶端,便能坦然迎款款而来的岁月,方能赢得满堂彩。
画家丰子恺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也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学会拥之坦然,失之释然,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诗人泰戈尔有句诗这样写到:“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学会怀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开花结果,默默灌溉埋在土里的种子,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当寒冬逝去,暖春来临时,收获的将是一片绮丽的春红。
归去来兮,人生如梦。
归去来兮,豁达者当随遇而安。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1#
发表于 2019-6-3 00:59:26 | 只看该作者
三种忍耐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文正短短四句,精辟无比。然而,此句更应如此解:凡世真正的庸人和人才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将这枚硬币在手中把玩的正是自己。用怠惰放逐自己,相似的身影便被冲淡在碌碌人群;不可一世眼高手低,单薄的翅膀便在现实的阳光下融化,堕入万丈深渊。而耐得住平庸,胜得了高处,才能书写恬淡清丽的文字,谱写跌宕起伏的乐章。
细细品来,其实忍耐还有一种,便是在人生的低谷中昂首,忍得了谷底的黑暗,只望向上方的明天。“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怀着一片赤诚之心,为扶清王朝之大厦于将倾,苦心经营湘军,征战连年。不想在外战场失利,于内也饱受朝廷和官场的冷眼和热讽。“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这便是他真实的写照。可纵使内外交困,几次险些自杀谢罪,曾国藩还是用坚韧的意志和超凡的定力忍受住了人生的狂澜,跌入黑暗幽深的谷底,拍拍尘土,忍住剧痛,把指甲插进泥土里向上爬,留下一条混合着泥土和血泪的痕迹。这是他的血泪史,但不也是人生的里程碑吗?正是这条歪歪扭扭的血迹,见证了他的失意,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和成功。
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现代人却不知为何失去了振作的能力,像漂泊不定的浮萍,风吹万里,便顺从地随风万里,美名曰是“随遇而安”,其实是失去了一点奋起的血气,抹去了一点无畏的坚定。可笑的是,这样的情形总是愈演愈烈的:井底之蛙们不但对天空之广阔,海风之悠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却用那方小小的井口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心安理得地栖居在阴云之下,这不就是用平庸放逐自己吗;更有甚者,将自己无处着落的自尊心也契在这方小小地天空中,为这样的自己沾沾自喜,萌生出了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这不和自傲乃至坠入深渊的人们如出一辙吗?一口小小的井,却反射了人们在大地和天空上的丑态,讽刺。
这样的“随遇而安”,与其说是忍耐的美德,不如说是一叶障目的自我欺骗。而真正的忍耐无非与其对应的三种:在困境中顶住压力,奋力向前,无问东西;在平淡的生活中悠然品茶,清醒自持,免去昏昏沉沉的倒头大睡;人生的鲜花和掌声簇拥在身边,仍然清楚地明白自己从何而来,而又向何而去。忍耐从来不是沉溺于现今的自我欺骗,而是看向未来的沉心忍气,经历风雨霜雪,才见彩虹斑斓。
忍耐是一种智慧,更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远行。

点评

写到后面越写越没劲...我就是那种很想把事情想明白,最后却三缄其口的人。  发表于 2019-6-3 01:01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2#
发表于 2019-6-3 14:12:35 | 只看该作者
放下
         曾文正云:“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投入未必就有回报。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若不能在利益博弈的纷杂间学会放下,只是死死地盯着所谓的“利率”,生活只能是一场充满毒蛇、荆棘、诡异的怪梦。
         在患得患失的漩涡中,懂得放下的人往往只会轻叹一声,念道:“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国藩先生对放下的理解是精妙的,世事难料,过往难易,不如顺其自然,随它如流水般逝去。既不妄想改变过去,也不奢望未来空和我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无法挽回,又何必执迷?
          张岱隐于深山,用秃笔蘸着残砚,回忆着他的城郭,他所拥有的一切,而他又当作从未拥有过。张岱怀念故国,也怀念曾经的年少轻狂,更怀念那些逝去的友人。怀念,却不拘泥,纵使失去,他仍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平和而充实。放下,从不意味着颓废,放下,向来是以一种超然的豁达前行的开始。张岱在一个幽深的现实中,开始了新的日子,抬眼见江山数峰青。
          那个曾经痴迷于沸腾人群、花天酒地的张岱,亦是那个坐观人群散去,花灯熄灭,在月色中聆听笛声的张岱。我想,当他愿意在热闹之后享受一番静谧,他已经放下了许多。
          从放下繁华,到放下回忆,人生始终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旅途中背包中的东西会变少,心里的东西会变多,有的东西越积越厚,便使人难以看见眼前的风景,前行之路也愈加艰难。放下,不是忘记,而是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