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83|回复: 1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曾国藩: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9-5-25 10: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晚清半圣”曾国藩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有传言称,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另外半个便是曾国藩。为什么曾国藩能成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半个圣人”呢?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因脚麻端坐三刻后逝世,享年60岁。
在晚清“千年之未有变局”之中,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虽然他为大清立下赫赫功勋,但曾国藩在世时却因创设湘军、身为“汉臣”饱受清朝统治者的猜疑。在天津教案中,他在清朝军事疲弱无力作战的窘境下选择安抚外国人,引发了时人的不满,最终在一片谩骂声中病逝。时人对曾国藩的苦衷不理解,但他的功绩和德行最终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事业传人,提起曾国藩言必称“老师”。梁启超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他评价也很高:“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足为吾人之师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的天分并不高,这还得从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说起:
16岁那年,曾国藩(当时还叫曾子城,后来是会试揭榜后,房师朱士彦认为这个名字不吉利,为他改名“国藩”,希望他成为“国之藩篱”)开始考秀才,连续考了四年都没有考上。终于到第五次,曾国藩得到了佾生资格。而所谓“佾生”指的是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选取其充任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获“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直接参加院试,不必参加县试和府试,所以时人称佾生为“半个秀才”。可这个“佾生”,对于已经考了五次的曾国藩来说,不是荣誉,而是耻辱。他知耻后勇,继续奋发读书。然而第六次考试,他和父亲双双再次落榜。1833年,23岁的曾国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到28岁的时候,曾国藩在第二次会试上,以三等四十二名的身份上榜得以正式步入仕途。
无论科举之路如何不顺遂,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勤奋读书,更没有放弃科考。他在《挺经》里这样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用法解析
适用于坚持、倔强等话题,2007年辽宁卷《我能》。
示例:
我们平时总听人说,放弃也是一种勇气,但有的时候,就是要坚持才能够迎来胜利。正如曾国藩的科举并非一帆风顺,但凭着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今天的我们,也许不够聪明、反应不够机敏,但天道酬勤,在年复一年的努力中,相信我们也可以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曾国藩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书的热爱。对于书籍,他这样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对于读书的方法,他也有一番心得。曾国藩把求学的过程比喻为“熬肉”:“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余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而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因为爱书,曾国藩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关于书,曾国藩还有一个故事: 26岁的曾国藩考进士已经两次落榜了。在返乡途中,曾国藩发现自己的钱要用完了。幸好在江苏徐州睢宁时,他遇到一位同乡,爽快地借给他一百两银子。没想到他在江宁遇到一套《二十三史》,但这套书的价格已远超出他经济所能承担的范围,他只好把朋友给的钱拿出来,又典当了自己的衣物,买下了这套《二十三史》。父亲曾麟书知道后对他说:“你用借来的钱买书,我不怕。只要你能把买的书认真圈点一遍,就算对得住我了。”曾国藩把父亲的话写在日记上并发誓:“我以后每天都圈点十页,如果有间断,我就是不孝子。”从此闭门不出,发奋苦读一年。后来,据曾国藩自己说,那几年他把《二十三史》读了多遍,并博览百家,悉心钻研八股文。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床头摸书,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在看书,抓紧每分每秒提升自我。
曾国藩深知自己爱书成癖。在1838年再次进京赶考时,曾国藩带着父亲借来的32串钱,心惊胆战,生怕遇到书店就控制不住买书的念头。于是远远看到书店曾国藩都要绕路走。正是那套《二十三史》,打下了他治理国家的基础。后来他在《曾文正公家书》回顾自己的治学过程说,“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于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到晚年,曾国藩也不忘读书,甚至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十六字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在他去世前一天,曾国藩在早饭后还在整理文件,阅读《理学宗传》;晚饭后则还阅读了《张子》一卷。
用法解析
适用于阅读,勤奋好学等话题,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2006年安徽卷《读》。
示例:
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信中说自己“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这样的阅读量,若不是出于对书的热爱,普通人恐怕很难日日阅读不辍。哪怕是身无分无,曾国藩为了一套《二十三史》也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回家路费和身上所有衣物的典当钱。回家后,更是发誓每天圈点10页,为读书一年不出家门。也许,正是对书籍的热爱使得曾国藩能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吧。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从未有一个伟人一生都能一帆风顺,曾国藩也不例外。无论是与太平天国对战时屡屡战败还是处理外交事务上的所面对的各方掣肘,曾国藩都以坚强的姿态艰难地挺了过来。面对外界的菲薄,内心的煎熬,曾国藩在《挺经》中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在长沙出师不利,绝大部分军队都退守长沙,他本人因此饱受非议,湘军甚至面临被解散的危险。曾国藩在家书中回顾这段经历,说自己“为长沙所唾骂”“一味忍耐,徐图自强”。湖口一战,太平军利用湘军急于求战的心理发动大规模反攻,湘军大败,曾国藩的旗舰也被太平军俘获。曾国藩投水自尽但被幕僚救起。战后,看到自己顶着皇帝瞎指挥的压力和地方官员的唾弃、花费数年心血惨淡经营而成的湘军水师如今片舨飘零,曾国藩深感大势已去,悲愤之际欲效仿春秋晋国先轸,策马求死,最终又在幕僚和将士的劝慰后放弃求死之心。之后,曾国藩回到家中守孝反思自己的错误,再出山后稳扎稳打,最终攻克安庆和天京,恢复清王朝在南方的统治。
面对人生的无数失败,曾国藩不是不难过,他只是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在家书中曾国藩回顾庚戌、辛亥年间受京师权贵嘲讽,癸丑、甲寅年间被长沙官场唾骂,乙卯、丙辰年间为江西官员所鄙弃,又回顾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都说是“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用法解析
适用于坚忍顽强、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等话题,2008年四川卷《坚强》,2013年全国卷一《经验与勇气》。
示例:
面对失败,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不畏缩不前,不顾此失彼,曾国藩用自己的坚忍和定力对抗着人生当中的无数困难的时光,不畏人言、坚持自我,不畏失败,稳扎稳打。他曾难过地两度自杀,可最终都实现了战争的胜利,清政府的延续。因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眼前的小困难心生畏惧呢?须知“万物备我”,所有不能打倒我们的,都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回顾过往,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既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名臣,也是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旧秩序旧利益的“刽子手”。虽然曾国藩不代表正确先进的方向,但实际上他身上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名言积累:
1、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适用主题:关于脚踏实地、纯粹做人,笃实做事、我的人生格言等作文立意。比如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语出晚清名臣曾国藩,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示例:有人眷恋过往,深陷那记忆的泥淖;有人翘首未来,幻想那飘渺的征途;却任由生活在眼前苟且。殊不知往事已遥不可追,未来将始于当下。正如曾国藩所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2、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任何关于自律慎独精神、学习之道、修身养性等作文立意,比如2017年全国卷II《读名句的感触和思考》,2013年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本句摘自他的《诫子书》,本句的句意为:在修身养性做人的道路上,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而养心的难处,在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还能严格要求自己。
示例:
为自己立一条规矩
《尔雅》云:“慎者, 诚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独” ,指的便是独处。当四下无人时,没有刻意的伪装,没有曲意的逢迎,才可以看到真我,这是在自觉状态下,还原生命本真的乐趣,是对己心真诚的清明境界。
慎独之道的君子可以永葆一颗澄澈纯真的本心,涉鲸波出于江渚而水不沾衣,负箧行于泥淖而秽不浊身。他的内心如同二维展开后的图像,表里即合一,他终能站在人类精神的制高点。
兰生于深谷,不为鲜有人知而不散发幽香;星缀于夜空,不为云外月明而收敛光芒。
纪伯伦说,每个人的心都有一部《圣经》,哪怕不认识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都会感到内心的舒服。
帕斯卡尔曾说: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曾几何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庾公不易妨主之卢,而面对森严律令与权威条例的今日的我们,更有可能在“请勿摘食”的牌子旁争抢摘梨;行到不利己处便以邻为壑,不作他想。路怒成为每一个开车族的新面孔,咄咄逼人成为每一个显示屏前的表达状态。道德牌成为不道德者的通行证,漠然行路成为行路者的墓志铭。
你知道,这是无论多么森严的“天网恢恢”也无法治愈的当代病症,路怒、冷漠、雄辫不构成犯罪,由此成了纯自我的行为,导致了“群猪并出”的局面。你知道,我们抛弃了一种自我刻度,一种纯个人的自我把持。你知道,我们需要自我契约。
那是不同于客观、外界、来自他人的要求,而是全然出乎己心的关切与约束,如果森严的律令与规定只是要你不做一个坏人,那么自我契约将引导你成为一个感知冷暖的正常人。你带着近乎宗教似的虔诚与谨慎,将自我尺度悬成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将美德活成了自己的襟怀肺腑,是“ 我破坏了我的规矩,我就愧疚”的自觉,是“我不恪守自我,我就不舒服”的自我关照。
是的,没有什么比自我契约更忠于自我,忠于美德。因为忠于自己,它很自然地破除人群中个体的战栗,瓦解哗众取宠的喧腾,将自我的灵魂召回庙宇;因为忠于美德,它使你有勇对陈规旧例说不,破除世俗因袭的正统,回归本初,泊在自己生命的湖。
我看到,你在点头,你十分中肯这场自我的周旋。
是的,这本该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个更方圆自持的我。
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适用主题: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遇事当三思而后行,对快与慢的看法等主题,2016年江苏卷《话长话短》。语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句意为:事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行动过急不经思考所致,经过沉稳的思考后方能得出可行的方法。示例:一时冲动可能是勇敢,但更可能是莽撞。所谓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适用主题:摒弃贪念,知足常乐的作文立意。语出曾国藩《家书》: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特质/欲望,欲望越多,则快乐越少,苦恼随之而来;欲望少了,得到的利益可能也不如他人,但心却是快乐的。天地之大,我们总要有闲逸淡泊之心才可知其广阔;当我们汲汲于利欲,眼界、胸怀自然也被局限,又谈何多得?
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适用主题:珍惜时光,惜取少年时等主题,2007年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本句来自晚清名臣曾国潘,释义为:天可以补,海可以填,山可以移,但过去的时间是再也追不回来的。示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那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岁月留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倘若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你便只能看着机会溜走,在余生的懊悔中惶惶度日。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适用主题:可用于天道酬勤,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惰性;天外有天,切忌恃才傲物等作文立意。2011年北京卷《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拼爹拼脸的资本,便只能拼命。若被自身的惰性所击败,那注定将一生被人踩在脚下;而对于有才之人来说,若恃才傲物,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便容易放松自我,堕落为不学无术之人,须警醒自己:世上比你有才的人多的是,而且他们都比你拼命。
7、天下事一 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
适用主题:努力与回报,付出与坚持等话题。语出梁启超辑录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如果每一件都要求回报,那么到最后一定会大失所望。示例:如果对待每件事情,都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一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就会将奋斗的激情逐渐吞噬。学会怀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开花结果,默默灌溉埋在土里的种子,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当寒冬逝去,暖春来临时,收获的将是一片绮丽的春红。
8、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适用主题:正确看待逆境,保持平和的心态等主题。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示例:如果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败下阵来,那人生对他来说就是苦痛的。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这是生活的常态,但这并不是人生的重点,何不眺望远方的理想,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尘埃。
9、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
适用主题:批评的技巧,交往的智慧,体恤等主题。2015年江苏卷《智慧》。语出曾国藩的书信《复吴竹庄方伯》,句意为: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别人的优点善行,在私下无人时劝诫别人的过错。示例: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中国父母善于前者,却拙于后者。亲友相聚,每每要上演一番父母疾言厉色,子女羞愧难当的场景,观者讪讪,不知所从。为人父母者须知,教育是心灵的触动,而不是公开的羞辱。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zip

52.14 KB, 下载次数: 101

售价: 5  [记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1 23:39:15 | 只看该作者
   治生鲜惰夫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字字铿锵,说出这肺腑之言。   从握着铅笔在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我长大以后想当科学家”;到戴着红领巾,站在国旗下,将手高高举过头顶……我们有过许多愿望、理想,它们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我们每天起床的动力,是每天笑容洋溢的源泉,是愿意为之更加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只为离之更近的鞭策。
   世相迷离,你看现在有多少人定下的减肥计划,在诱人的美食前不堪一击;有多少上班族立下誓言“不做月光族”,却在工资发下来的一周内,钱包就瘪了下来;有多少学生嘴上说着要在假期开始的一周内写完作业,却拖到开学前的那个夜晚,挑灯夜战……貌似这些小目标、小愿望,“既然它小,那不管它,也不会怎么样吧,我还可以去实现其他目标啊。”殊不知,此小不为,何以成大事?
   《颜氏家训》中有言: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之者十之九。人类的劣根性,抑或是生物进给他们带来的自我满足感,使他们的灵魂变得疲软无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更别提吃苦耐劳,为理想披荆斩棘了。
    一生何其短暂,一日何其漫长,曾文正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晚清中兴名臣,他不算机智过人,却明白“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便比别人百倍千倍地努力,才成为一代名臣。
    我辈非圣人,不达无我之境。知不舍昼夜者,知万里江河奔腾,知精卫填海之望。“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吾非精卫,知海之广阔而填;吾非夸父,知天地之无际而行;吾只知“积一勺已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何以见得?且看徐霞客游遍神州大地,才能写出精彩万分的《徐霞客游记》;李时珍走遍三山五岳,尝遍百草,终著成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马可•波罗行万里路,才有了打开欧洲人民视野的《马可•波罗游记》……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愿所有梦见过远方的人,心有惊雷,生似静湖。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21:3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雅倩 于 2019-6-2 21:37 编辑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木心先生曾在《即兴判断》有言: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会倔强的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
然而,何谓倔强?
是一念满载于心,一字篆刻于脑,一诫深刺于背。
可身处于这名利日益渐重的时代,世人不解。那一份更多在年幼时存在的倔强,渐渐地被一纸成绩单抹去一撇,被一顿父母斥责擦去一捺。一直保留至初入社会时的,只有那倔强的淡淡痕迹。怪世界不仁慈,怪你不那么坚定,你终因那份倔强的残存被世界以现实之鞭狠狠地抽打。终于,你趴下了,不敢揣怀倔强,渐渐地,忘却了。你却说,你长大了。
难道真的只能如此吗?
曾几何时,曾文正七考六落,直至第七次时,才以三等四十二名的身份上榜得以正式入途。谁曾想过,在那六次失败中,是多少次的自我质疑,多少次自责自己不够努力,多少次满怀期望却心寒至底。痛苦过后的擦干眼泪,是希望之火的再次复燃。科考,这场战争,从不因一个人而停止。因而,纵使他早已衣衫褴褛,知道自己或许又将坠入生活的残酷深渊,被痛苦的黑暗吞没,他依旧高举桌前那盏微弱却不曾熄灭的灯。
因为那份倔强,他愿意向心中所向继续奔赴,粉身碎骨,亦无妨。曾国藩先生于是在《挺经》中这样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灌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时光终究辗转每一朵花的芬芳,每一片叶的葱茏。若心中无半点倔强,半分执念,岁月涌动的潮汐终将淹没世人于世俗之间。
可思特里克兰德不愿。
他放弃红尘繁华,荡一叶心中自由扁舟,拢一袖心之馨香。纵有低头满眼的六便士,他依旧高昂头颅,赏那月光。那月光清淡,冷冷的余晖,照穿了高楼大厦中无念之人的心中空洞,却温热了那简屋陋室的最后的倔强。
那是份高傲的倔强,也是份温柔的倔强。他不管梭罗独处于瓦尔登湖畔的孤单,不顾张岱残书破几病鼎折琴的落魄。却又为梭罗带去泥土露水气味的文字,为张岱带去成其生后之名的爱国。

愿你不妥协,在你活的地方,留下你和你自己最后的,骄傲的倔强。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4:01:02 | 只看该作者
慢慢走,欣赏啊!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暖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如是说。在倥偬变幻的时光间,我们更应放慢脚步,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欣赏脚边的风景。

然而,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在名利的驱使下,日夜奔波。他们前进的步伐愈发快捷,慢下来反思过往、细品眼前美景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对身边美好的希冀如云烟般散去,在匆匆前行中,人们变得更加轻浮急躁;随之失去的,不仅是怡然自得的平淡心境,还有那份生命的稳重。

“我散步,还邀请了我的灵魂。我俯身观察着一片夏日的草叶。”惠特曼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是草叶集出版困难重重,却不被认可的无奈和悲伤?在这与灵魂的漫步中,他是嗅到了儿时那座古老中原下泥土的清香,抑或是恍惚听见了村落乡道间铃羊项圈的悠扬铃声?我想,他应是把这一切都注入了那隽永秀丽的文字中吧——他所欣赏到的风景必悬极美的。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慢慢走,在慢下来的时间里,侧耳倾听鸟儿啾啾的歌声,于一枚蝉蜕间品味蝉的智慧,从循环往复的四季中驻足欣赏绮丽的自然。放慢步伐,为心灵开扇窗,醉心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同时悄悄洗去浮华与疲惫。如此,相信必将寻觅到生命最纯粹的本色。

慢慢走,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间接受心灵的洗礼。莫泊桑在写给女友的信中说:“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却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黎明来临之际, 睡眼惺忪的朝阳,披着薄丝纱的微醺天空,温和的晨曦。就这样悄然荡涤去内心的尘埃,轻轻拥住这全新的一天。慢慢走,静静的感悟,原来是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与生活状态呢?诚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自信轻狂也没错。但相较之下,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的生活无疑多了一份淡雅的诗意。曾国藩有言:“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缓缓前行,遇事不骄不躁,泰然自若,方是更高层次的人生哲学。

或许比起急不可耐奔腾前行的人,最终是那些会慢慢走,欣赏脚边风景的赤子们,发现了整个人生世界。(86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4:31:24 | 只看该作者
坚固之心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毕淑敏在散文中如是写道。一颗心,如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终究禁不住风霜啃噬,岁月磨洗。唯有实实在在的坚固,才能迸发出生机,浴火而成诗。
    每颗心都少不了要用坚固的内料填满,即使崇高如伟人,也不例外。清朝名臣曾国藩在《挺经》中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虽然在与太平天国对战时屡屡战败,虽然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遭遇各方掣肘,曾国藩的心志都不曾萎缩。伟人之伟大,正在于无论何时都秉持一颗坚固的心,从而能像《平凡的世界》中所说 “随时准备经受磨难”。曾国藩的心若不足够坚固,何能等到攻克安庆和天京,恢复清王朝在南方的统治的胜利之日?灵魂的大厦是脆弱的,如果不能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去支撑,它就很容易彻底坍塌。当你的心可以提供一个坚固的,不会干瘪的支点时,你就能把灵魂支撑起来,做顶天立地的盘古。
    心常常太过软弱,被生活的枷锁桎梏,将自我圈进在狭小的定义中。你不是这种意义,就是那种意义,什么意义都不是,就掉进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的根本恐惧就在这个“轻”字上,比如歧视和指责,比如嘲笑,比如穷人手里作废的股票。这种放软的姿态会让原本不堪一击的心更加脆弱,一碰即碎。因此有了懦弱,有了自卑,有了绝望。而一颗坚固的心会一直相信“只要春天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绽放”,因为坚固所以有机会可以站立,可以忍辱,可以负重,一直等到春天的再一次狂舞。
    鲁迅先生一生不正是凭借一颗坚固的心做着反奴性的事业吗?在我们这个尊崇鲁迅的国度,更应该有鲁迅式的坚强。我们也该时常问问自己:“软弱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外,又能烧掉什么呢?”难道真的要让鲁迅的坚强在今天变成一个谜吗?去往春天的火车就要开了,不坚固的心没有办法经受住路途颠簸,也许在半路它就令人遗憾地破碎了。坚固还是脆弱,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必须的选择。若选择前者,那便去反抗绝望,在逆风行走的道路上顶住风沙,无论何时挺立于天地之间。
    “生命到最后总能成诗”,一颗足够坚固的心,终能让生命绽放诗意。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独行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暮夜清冷,月明星稀,烈酒入喉,烧心灼脾,苦寒也就消散了,可若是受不住这烧灼之感,与其与人强饮,倒不如煮一盏清茶,小口慢酌,舒心暖胃。
便是在江河湖海中,一芥小舟,也难独行,也免不得顺水漂流,不知何渡,更何况浮沉世间,太多人惧怕独行的寒冷与凄苦,于是便挤入人潮,汲取温暖,恰似这浩荡人间,难容一人之身,便是再也找不到方向,再也寻不到自己的脚步,人潮汹涌,前方迷茫,只知如行尸走肉般,顺流前行。
可终有人,不惮苦寒,独行世间,无惧无畏。
一如曾文正公,七试六落,却从不放弃,终成一代名臣,显扬于世。若是早早停下脚步,便也不用受荆棘阻滞,道路坎坷之苦,便是不用受那么多的屈辱与苦痛,也算是活的“舒坦”,可终不甘泯然众人,于是屡败屡战,风雨不可挡,山峰亦难阻,翻越蜀道,直上青天。他做了很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做的也很少,坚守己心,无畏前行。
亦如李贽,自嘲异类,挑战正统,被侮下狱,自刎狱中。坚守自我,必然会经历苦痛,当无尽目光聚集,鄙夷与嘲讽滋长,许是不少人会退缩逃离,而他自绽光芒,坚定脚步,纵不能叫那鄙夷消散,也能获得些许敬意,而不至于孤立无援,难处于世。世间有经国纬世之才的人千千万,而独一个李贽,不惜那才华,只要这世间一片明亮。
做自己,便是不随波逐流,便是不在这波涛之中,迷蒙双眼,混乱脚步,而得以看见云巅鹤舞,苍穹明亮,而看那花开是少女婀娜,听那鸟鸣是天籁歌唱,而叫这世间隶属于一个你。
做自己,于是便有了你的眸,你的心,你的名字,你的气息,于是这世间多了一双明亮的眸,多了一颗炙热的心,多了一丝独属于你的味道,于是,这世间便有了你来过的证明,你不是行人,也不是过客,你是这世间的拥有者。
暮夜依旧清冷,万籁俱寂,只有几声呢喃,不时的从那些昏睡的醉客口中发出,而你,依旧品着那盏清茶,暖意升腾,雾气缭绕,茶水将尽,天际慢慢的泛出了些许光亮......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2:49:03 | 只看该作者
                          夜深人静 独坐观心
曾文正公于同治九年的家书中写道:“一曰慎独则心安。……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风轻环佩,山川寂晦,幽兰静默,兀自饮愁露。泣霜风,不语莺燕,不攀星辰,自持也;月栖寒涧,尘定石间,古柏无言,兀自警高枝,繁针叶,不争年月,不知朝夕,自守也;青天朗日,霞浪谅云,鵷鶵纵翅,兀自饮醴泉,食练实,不随浊流,不屑世务,自重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之慎其独,莫若自持如幽兰,自守如古柏,自重如鵷鶵而已矣。

如幽兰者,身处俗世,心若空谷。名寺普陀曾迁址多次,每每挥砖动土,掘地拆屋,众禅者往往涉世应酬,倦怠疲累,不再日日诵经自省,只有禅者豫通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其弟子劝曰:“此处无佛 ,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低眉闭目,答一偈子:“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佛还再古.一刹之中,不再经文之上,在于己身。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宗教,自我的信徒。眼前佛好骗,心中佛难欺,任红尘滚滚,任俗事缠身,我心中自有如兰禅意的箴言。独立于世,不可与世推移,皓皓之白,如何受物之蒙蒙?鵷鶵之辈,如何与鸱鸟同争腐鼠?敬物、敬人,亦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如古柏者,心无旁骛,生生不息。 市井深巷,青石黛瓦,皇城根下小院里,黄土垄前一方碑:“明袁崇焕将军墓”。曾经金戈铁马,如今枯骨苍谅,所幸炊烟不曾断,高魂终有歇。去朝来,斗转星移,三百七十个春秋,徐家后裔恪守祖训为袁崇焕将军守墓:将军碑上字,不可一日干。红尘紫陌。浮云迷眼.从明时明月,到今霓虹,余家人任物欲横流穿眸而过,始终如苦行僧人,侍奉着一份精忠,供养着一份自守,此情无关声明不求回报,自百年的清修苦守也许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无名浪头,但他们践行,是自我器重,是自我升华。点柏不为苍天青睐,只为不负自己本心。守住墓,守住岁月,守住孤独,亦是守住了自己。

如鵷鶵者,志向北辰,不惹尘埃。晚清乱世,市井之中巫医假药盛行,所谓妙手仁心,所谓悬壶济世,皆为利益金银让步。污浊欢身,同仁堂却似桃源与世无争,黄芪苦艾,绕宅葱茏,堂主乐凤鸣选材制药,皆挑上品,如神农替百草正名。对上前阿谀者他背手而立,只留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承诺,对在外诽谤,他不屑一顾,送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幽兰生空谷,不为莫服而丕芳;古柏指青天,不为莫见而不发,鹧鷂越北海,不为莫叹而不行,君子慎其独莫若此,不为外人扼腕赞叹,不为外物心悦诚服,皆为于己心安而已矣。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1 20:03:46 | 只看该作者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子立于黄州快哉亭,望千顷如镜的江水倒映着山色,写下这样的诗句。有此心境,千里之风,不亦快哉?

       浩然,乃是一种宽广的心境。

       曾文正曾言:“然困心衡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然如今多少人困心衡虑而自寻短见,生命之重竟抵不过苦难之轻,多少人身陷魔沼一蹶不振,理想之厚终抵不过挫折之薄。有人畏畏缩缩踌躇不前,亦有人跌跌撞撞已立于生命之巅。人生的旅途经山川碎石的磨洗,才变得愈加轻盈;经江河湖水的倒映,才变得愈加纯澈。

       人生亦是如镜的山川,当养一腔浩然之气于心间。如此,处崖间便不惧险石,而能仰望天之苍翠,处浪中便不惧巨涛,而能俯察水之喧嚣。生命的大风大雨,亦成了掌声,成了诗。

       曾文正深知“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于是他六次落榜仍坚持着科考。他将倔强注入骨髓,将坚毅贯注血液,才得以于一次次失败中都怀着泰然的心境更加努力,终于落榜中涅槃,于失败中重生。生命的过程千变万化,是一次次张贴出的录取榜,亦如一场太阳雨,时有阳光曝晒,时有雨水滋润,在光与雨,晴与阴的交替之中,当有浩然之气在左右,在心间。纵使淋雨,亦不感冒。

       从陶潜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到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待人待己待世界的情怀。当世界以痛吻我时,我仍报之以歌。人们常在心间埋下一颗种子,待其成长为一棵大树,便也成为了灵魂的庙宇,心灵的港湾,亦是哪一点豁达浩然之气,于人生中滴入了显影液,那些黑白的照片也渐次清晰,鲜艳起来。

       我想,“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亦是一种对浩然之气的诠释。不陷记忆的泥淖,不念未来的缥缈,以一颗浩然之心待世。这是一种豁达,一种广阔,以浩然心待挫折,亦应以浩然心待人待物待世界:以宽容待人,以豁达待己,以无所留恋待事,以豪迈壮阔待天地。

       如此,千里之风,不亦快哉!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00:16:02 | 只看该作者
江上数峰青
      苏子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如蜉蝣,岁月易逝。面对这命定的局限,我们更应知晓,穷尽一生,是要从荒凉里走出繁华的风景,是要往迷茫里拿出坚定的意念。
      在挑战面前,退缩换取的只能是万丈深渊。你是否窥见,那些面对现实摇摇欲坠,提起虚妄侃侃而谈者,终一事无成;那些封闭自我缩头缩脑,囿于过去畏手畏脚者,终懦弱无能。惧怕风雨,沉溺于时间长河的某某人,只能落得个碌碌无为之果。
久而久之,当所有人在困苦面前都选择了蜷缩在躯壳里,在挫折面前只会仰天长啸,自叹不能时,便再也无法在洞穴中绽放出自己的异彩,在黑夜中散出灼灼光华,社会停止进步,无人仍敢面对生活。
      困难并不是重重浓雾,让你失去方向,也不是沼泽泥潭,使你深陷其中;困难是一块垫脚石,使我们迎难而上,不知疲倦,更是我们前进的起跳板,让我们前仆后继,摒弃怯懦。
      当夏目漱石被问及笔名来源时,他露出一抹微笑,从书架上拿下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指着上面的句子——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正是通过苦难,我们才得以学会运用坚强这一精神力量,让自己在花繁柳密处依旧可以保持一颗恒久的赤子之心。“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年少参加六年科举纷纷落榜,无论科举之路多么不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最终用一种坚韧的态度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诚如北岛言“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面对困苦,勇于挑战,不仅仅是磨炼能力,取得成就更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心灵的一次救赎。梵高画作名噪天下的背后是他孤独勤笔,一次次对命运发起的战书,陆羽茶经流传至今的身旁是他吟读诗书,一遍遍对难题立下的宣言。我们不能在困苦的威逼中趴下,而要在风狂雨急时站起来。即使面对擂台上的佼佼者,我们也应毫不惧怕,即使仰望的是苍穹下的最高峰,也应怀揣着攀上顶端的信念,这正是因为——
      我们是要让世界听我们呼喊的开拓者,是要让宇宙看见我们的赶路人。
      所以历千帆而过,仍甘之如饴;临电闪雷鸣,旧马不停蹄。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20:15:38 | 只看该作者
剖体以取蚌珠
     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若用色彩来形容隐这个字,用清新雅致的淡绿是最适合不过了.幽幽山间,袅袅雾气中,一缕茶香,一声琴音,一个模糊山泉边的身影,朦朦胧胧,又清又淡.世人怕只能朦胧的看了.看不清薄雾,看不清古琴,更看不清这人的样貌。隐士归隐之意,又有多少诗人捉摸明晓呢?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巴赫金早早睿智冷静地掷出了这句后来被引用无数次的名言。在这个繁华而喧嚣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怒吼着自己的成就,怒吼着自己掌握的权力,怒吼着自己有怎样的地位与财富。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当这些括噪的声音远去时,留下的只有一地灰烬。而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他们早已站起了身,早以隐隐于市,早已低调的收起了自己的喧嚣,让灵魂回归纯净。
     寺庙只能用深重一点点淡灰描绘:没有茶回甘,没有酒浓烈,不参杂半点世间情意,肃穆却没有雅致之感。尝起来只是井水的冷冽 有着淡淡的遗憾。品起来总是苦涩过甚,回味不足的遗憾。不过它的门外总是堆积了尘世与悔悟,似忧愁独上心头。古寺总是坐落于林晓间,绿意也会被寺庙的庄重严肃掩盖,形成一抹淡灰。端庄却落于意境。
    或许有人隐如卧龙先生一样,满是才华,隐居一处,旁观天下大势风起云涌,变幻无常.一旦横空出世,卷起千层大浪,直指历史浪尖.
    又或许有人隐如莫言,鲜花名利挥之即来,但仍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在平淡寻得自在安逸。
不是厌倦五味杂陈,而是在尝过珍馐后仍爱着淳朴的味道。
    突然想到张孝祥所写过的诗句“碧云风月无多。莫被名缰利锁。”这个在时间的长河里徜徉着的诗人,叹息着告诫着世人。
    杨绛,隐于世嚣之外,陶然潜心致学,在丈夫,钱钟书的光环之下,却有自己的一盏灯火而心静,“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然而这滴清水却是最纯净的,没有杂质的芳香,杨绛先生在低调中稳步前行,其文字平淡从容而又意无穷,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这便是在低调中沉淀出的精髓。。
    低调不是佛性的随性,它更不是碌碌无为者甘于平凡的借口。如果你连理想的火焰都没有探求,不曾拥有自己奋力拼搏而获得的成功,就没有资格谈论低调。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谦逊低调,而又真正踏实,有担当的人。
    岁月冗长,深坐很难,出走简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7:00:56 | 只看该作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寒梅傲雪,独立枝头,于困境中散发着幽香;露珠璀璨,波动碧叶,大胆的把阳光分析;麦苗探头,顽强生长,享受春雨的滋润;孤云出岫,去留无痕,等待绚烂的彩虹。
      人也是如此。人生的道路弯弯曲曲,如一条蜿蜒的小溪,流淌不息,世事的纷繁重重叠叠,恰似高险的山峰,陡峭险峻。有时候,我们会落后,会失意,陷入艰难与困苦之中,但是,当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擦干泪水,那理想的岛屿便会浮现。
      然而,有的人遇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有的人遇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绘的暗淡无光,也有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把它当作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候。慢慢的,他们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灵魂萎缩了,空留一副臃肿的皮囊。
      “晚晴半圣”曾国藩一生坎坷,经历过科举道路的不顺,也经历过战败的痛苦。面对这些内心的煎熬与外界的菲薄,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以他自己的坚忍与定力对抗这些困难的时光,最终,无情的寒冬逝去,暖春来临,他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绮丽的春红。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诚然,命如高山,运似大海,在命运面前,我们没得选择,每个人都免不了一杯来自生活的苦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端起那杯苦酒,对生活说“不够”,在需要心的地方放上石头。莫扎特命运坎坷,可他却能在钢琴上弹奏出一整片星空,留给世人无数充满温暖与柔情的曲子;张岱中年时遭遇变故,繁华落幕,他借此回归生命的本色,隐居著书,以一个有趣且丰富的灵魂,过着浮沉却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常会疑问:“如何才能克服艰难困苦?”朝山谒水,叩经问史,回答的声音说:“行动。”伏尔泰在《哲学通讯》中写道:“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往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者,在心底升起不落的太阳,怀着光明与希望,成为自己的阳光。纵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前进的路上充满荆棘,我们的生命也不会单薄空虚。
      月光照不照,深渊继续深着。时光的泥潭里,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0#
发表于 2019-6-18 00:37:53 | 只看该作者
福楼拜曾有言:“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向困难发出怒吼,向天空挥起叛逆的长剑,本就光辉而灿烂,闪耀如空中白日,晚夜星辰。可不知何时起,这份光芒却渐渐暗淡了,不知所踪了。
现在的年轻一辈,常喜欢以“佛”字自居,兀自缩于软塌的一隅,以“不争”二字,打发生活抛出的种种挑战,自以为得避得了风霜雨雪,谋得一方安寝,殊不知,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贪图安逸,只会令人逐渐消沉,溺于泥潭之中,挣扎不得,觅路无处,终为时代所舍弃。
不由想起了曾国藩,其一生挑战不计其数。从读书学习,考取功名;到对战太平天国,处理外交掣肘。每一个逆境,都能将人压的喘不过气来,然后希望破灭,安于碌碌一生,沦为一代无名之辈,可曾国藩不是——面对外界菲薄,内心煎熬,他坚信:“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面对失败,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不畏缩不前,不顾此失彼。曾国藩用自己的坚忍和毅力对抗着人生中的无数挑战,不畏人言、坚持自我,不畏失败,稳扎稳打。终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名臣是他,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旧秩序旧利益的“刽子手”亦是他。毁誉参半,却也得了个“晚清半圣”的称号,到也可谓是不枉此生了。简媜曾在《水问》中说:“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愿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以血泊酹我衷心敬仰过的天地。”这番话来讲曾国藩,竟也合适。
是了,纵然曾国藩无法代表正确先进的方向可他身上的功绩与德行,却依然照耀后世,而他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勇而上,怀满腔热血,高举双手,去捧一颗不安于现状的跳动的心脏,追寻此生不换的信仰。
正因为风筝只有逆风才能升空,信天翁只有迎风而上才能划过长空,而当命运要人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我想,我应该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即使天寒地冻,即使路遥马亡。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9#
发表于 2019-6-17 23:57:31 | 只看该作者





                                无人之处的坚持




烈日当空,暑热炎炎,在乱世中跋涉的人们已行走了好几个时辰。个个口渴难耐,这时路边赫然出现一株挂满梨子的无主梨树……。许衡说出“梨树无主,吾心有主,为后世传为佳话。


《尔雅》云:慎者,戒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慎独,即为在无人之处人能恪守本心而不逾矩,然而世人大抵不谙此道,且看路怒者骂于途,毁坏公物者刻字于树,前者呼,后者叫,咄咄逼人,大打出手者,社会百态也。道德成为不道德者的通行证,冷漠成为行路者的墓志铭。人们在有监控和管理的社会中尚且如此,试想在无人之处不贪得无厌近乎痴人说梦。于是人们把自己关进自己的监牢,就像贝壳合上他的外壳,而把本心关在外面飘荡,每个人都躲在自己的城墙后与人交往,用冷漠与虚伪代替真情。在失去慎独之心后,人们又失去了信任,失去了真心,令人痛心。


慎独之所以成为社会倡导的正能量,究其源,在于当四下无人之时,人们所展现的自我,没有刻意的伪装,没有曲意的奉迎,人们内心思想即为人们手头的行为,因而每个人的本心与内在高下立现。
     
     他,仅是一介书生,无官无职,连科举,功名都没有;而找他的人权倾一时,只手遮天。且许他以状元的身份,这可是经年寒窗的理想啊。但是,即使这是私下的会面,他也义无反顾地拒绝了。他,便是汤显祖,他写出了“临川回梦”,在与他的聪慧,更在于他超凡的人格。倘若他无法在无他人之处坚守本心,那么纵然他中得状元,纵使他位至三公,中国历史上只会多一位应声虫,而少一天才作家。


自己慎独不易,劝导他人慎独更难。曾国藩在《诫子书》中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曾国藩在战争中立下大功,一时成为官场红人,一年中连升两级,同僚羡慕到无以复加,然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写信给远在家乡的父亲,不能因为他位高权重而在乡间横行。这并非来自他人的要求,而是全然出于己心的关切与约束。在慎独中,人们由之前的冷漠麻木回归真我。泊回自己生命的湖。


于是,你一个人走在世间,看见花朵,听见鸟鸣,闻到芳香,你一个人。


你走过去,在无人之处,不带走一片云彩。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8#
发表于 2019-6-16 22:40:16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多么让人羡滟的词。你的朝气,你的一腔热血,你如太阳焰火般的无穷精力,太多现在渴求不得的东西。人们常常为自己的错过而心生悔意,于是妄用言语,点醒一脚迈入泥潭,终日混沌于声色犬马中的青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那位在东篱下悠然的五柳先生,斟一壶酒,眼中却是一片清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潜一生困顿于官场和田园间,无数次为官的苦痛经历,让他无数次回归清净恬淡的归隐生活。他深知学识与青春的重要,深知把握当下对人生旅途的塑造。即使是作为农夫,他也每日读书,将自己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拼劲全力,去吸收,终是成了后世大家熟知的文学象牙塔的塔外人——五柳先生。
      但太多言语上的激励,与大人们口头上的悔过,带给青年人的少数是鼓舞,多则不以为然。少年意气啊!不去探寻天之高远,地之淳厚,只愿将无尽的金色年华耗费在享乐上,未尝不是因为大人的语气太遥远,太缥缈不可及?空有一腔悔意,却无任何教导意味的行动,青年人更是会固步自封,成为生命工厂里产出的味道千篇一律的罐头。
      因此把握时光并非只是无所作为的口号,更应是为梦与目标的实质性的脚印。曾文正先生曾写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岁月如流水,过往即逝,曾国潘先生因本身并不天资聪颖,以身彻悟这点,但即使参加六次科考未中,他依旧不屈服在命运的安排。他深知,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若无他前半生的苦心钻研,又哪来后世所闻“半个圣人”之称呢?他深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纵然已夜深人静之时,仍有一盏明灯,点亮他心中的仕途,纵然在自己的作为与思想无人理解时,他也沉默着,沉默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不需要太多言语留下,他本身就是坚持与行动的最强有力的代言。
     让青春的焰火,能在竭尽全力的升腾,灼烧下,在夜空的最顶端绽放,不留遗憾,不存悔过,只因坚持。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7#
发表于 2019-6-16 21:04:47 | 只看该作者
                                                                             雅量能容人

凡古今之大人物,其必有容人之雅量,而后方可识人,用人而成大事业。刘玄德若不三顾茅庐,孔明岂肯 “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与危难之间。”信陵君若不驱车入市,候生安得穷尽其计,北面自刎,苏子若执意要争三尺藩篱,何来六尺巷的千古美谈。
    而有雅量之人本身,又有一番不平凡的气度。孟德战后获大胜之时,偶得一份奸细名单,当场对着三军将士们将它撕毁“将士们劳苦功高,只要以后同心抗敌,这些过失不予追究”,这自然让将士们心服口服,安能再生叛逆通敌之心。作为一代枭雄,他这么做固有权谋与圆滑。但闪闪发光的是他的度量。即使是艨艟巨舰,在他的肚里也是“此日中流自在行”吧,难怪匈奴使者来访时说:“旁边提刀侍立的人是真英雄”,如此气度,由内而外,熠熠生辉,是一个人最好的妆容。
    如果说雅量使可风雅潇洒,可溢出于外,那么容人便是深藏于内,定是一股雄心壮志推动着他。唐玄宗是二十九年开元盛世的缔造者,童年正值武则天当朝,李唐宗室被屠戮殆尽,母亲也被武则天所杀。他在凄风苦雨中长大,一心想复兴大唐。他容得下不可一世的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后。在皇权高于一切的皇家,他容得下自己的兄弟,兄弟五人皆得善终。太宗尚且杀灭亲族,玄宗却可以手足情深!第一次能容,让他走上了君临天下得康庄大道,第二次能容,容出了盛世气象!盛世之下,皇帝如此,士人的也有盛世风流。高居相位,卢怀缜甘居人下,选贤与能。李适之罢官当晚仍在家中设宴请客,不以为意。所以,海纳百川,成为大唐最真切的写照。它是万国来朝的井然有序,是金市中驼队的络绎不绝,是东方大国挺立的雄姿。
而今天,哪还有雅量的影子,拥挤的城市中,对宽容来说更是“虽席地不容间也”。小到人与人之间,为抢道不惜摇窗怒骂,在蝇头小利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给脆弱少女的生死投票投上死票。大到国与国之间,本着限制他国发展的目的让贸易战硝烟弥漫,损人不利己;为垄断市场竟悍然刀兵相见,使和平再度遥遥无期。
一身冷汗之下,惊起长嗟。我不知道盛世能不能再现,但我知道,离得还很远很远。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6#
发表于 2019-6-16 19:18:33 | 只看该作者
                                                                                          倔强之人
倔强不是蒙上自己的眼睛,钻进那黑暗一隅。倔强是在所有人都企图让你放弃时的坚定,是裹挟自己的一切,拨开云雾,拨开前方的荆棘,大步向前,不畏艰险,不畏人言。
人们总把“不适合,要懂得放弃”挂在嘴边,将其视为人生智慧,这其实是最大的无知。一切不过是懦弱、畏惧失败的人给予自己的安慰。他们缩在自己的蜗牛壳中,抚慰自己,在触及第一丝水滴,便将自己与世界分割,拒绝了希望的阳光。
倔强的人把失败当作馈赠,而不是将自己拒之于成功的城墙外。第六次落榜后,曾国藩豁然贯通,文章大进,第七次中了秀才,一年后中举,四年后中进士。长沙失败后,曾国藩离开是非之地,去衡阳训练团军,最终练成了清朝末年战斗力最强的湘军。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曾国藩在经历人生的大挫败之后,总能把失败当成礼物,前行的脚步,从来不会终止。
《黑匣子思维》一书提到“失败是指路明灯,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中,还未被我们熟知的部分,并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指引我们去改进理论,策略与行为。”如果一个人能把失败当成正常的反馈,每次失败之后,必然会更强大。只有害怕失败,才会让人彻底失败。
倔强的人辨别清正确的道路后,会一路前行,纵使路旁春花烂漫,纵使路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也决不放弃这条道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是荆棘丛生,乌云密布的,但成功的尽头拥有最艳丽的景色。他们坚信这一点,执着而笃定,昂首阔步,沿途的一切诱惑、困难,都是成功给予他们的考验。
但他们不会被胜利的快乐停滞下脚步,在短暂的喜悦后,他们将拥有新的挑战,他们再次启程踏上新的征途。他们的执着将转向下一个目标,拉开弓弦,直至红心。目标是暂时的,信念却是永恒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画卷的绘制。他们用执着的信念,笔耕不辍,一笔一画工整地勾勒自己的一生,虔诚专注。
倔强是他们的信念,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倔强的人们,是逐日的夸父,为执着奉献了一生。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5#
发表于 2019-6-16 00:12:12 | 只看该作者
那风始终留驻今日
  “亲爱的,也许在未来你会迷茫,你会彷徨,你会踌躇,你会不安,可只要你不停下步伐,眼前的道路就会不断延伸。目的地无关紧要,只要继续前行就好,只要不止步,路就在前方。所以,不要停下来啊。”(信手为之,以此文学开篇)
  我很喜欢这段话,朴实的文字间其实讲了一个很棒的道理,对于过去不必如何多回首,一如对于未来不必太怎么展望。大概所谓“未来不迎,既往不恋”便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吧。(略加分析同时带出主旨)
  不过,想来这尘世间有许许多多执着过分的人,把握不住这朴素的真理,于是便陷入沉湎过去或空想未来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奈何世人大抵不谙此道)
  且看那芸芸众生,多少人眷恋甚至痴迷神伤于过往,一步一步走入走深向那回忆的泥沼,须知,溺死在永远也回不去的泡沫幻影里,这是虚度生命,也亦是慢性自杀;再观那茫茫人海,多少人翘首甚至心急如焚于未来,一遍一遍幻想描摹着那绮丽的蓝图,谨记,自封于从来也触不着的空幻楼阁中,这是逃避人生,也亦是自我毁灭。(社反)
  往事早已遥不可及,不可追;未来则应始于当下,不必想。
  我曾想过,罹巨变而更笃志的张岱,在年少的幻梦被现实的巨轮碾碎后,面对着惨淡无情的当下,也许仅仅平淡一声叹息。他当然回忆,但只仅限回忆,搁下笔,恍然回过神,从梦中的乌托邦醒转来,他依旧是那个孤独淋漓遗世独立的痴人。太平年月,他有花草,有诗歌,有茶有酒;国破家亡,他有牺牲有死亡,他很满意自己的遭遇,他始终活在他的今天,这样的一生,甚好。(正面例子)
  “那风始终留驻今日,所以,低下头看看吧”,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虽然时代相差甚远,但是想必曾国藩恪守的信条与之是大致无二的。(过渡加凑字)
  在千古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一次又一次的惨败,数年惨淡经营如水中浮萍,一次又一次不得不面对权贵的嘲讽讥刺,官员的鄙弃唾骂,只得打碎了牙和着血吞下去。他当然想过一死了之,可从他被幕僚救起,在将士劝慰声中,他就此放下了死志,从过去的沉重阴影里挣扎出来,同失意惨败痛不欲生的那个自己决裂,他让自己破碎重生,痛苦的愈合之后,重新屹立于今日。(再来一个例子凑字)
  能这样活着,真好,于是我看向自己。
风中,我只好低下头,到底沉默不语。(呕,结尾了,不写了)
(好久没有写这种考场八股了,前面写的还蛮来劲的,写到后面真的感觉受不了。写的太烂了,轻喷。)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4#
发表于 2019-6-13 23:39:49 | 只看该作者
慎独
说来惭愧,在翔哥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对于语文学习懈怠了许多,作文也拖欠了两周。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慎独吗?
当没有人约束你的时候,依然恪守自己的职责,约束自己,实在是一件难事。就像假期前定下的作业计划,在假期时却往往通通作废,只能在最后几天一下子完成一整个假期的作业那样。这便是不能够约束好自己。
为自己立一道规矩,谁都可以。难的是如何让自己坚守这条规矩。正如曾国藩所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运动员不因为不在场上而松懈平日里的练习;山谷里的兰花不因为没有人欣赏而不盛放。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够成就赛场上的辉煌和未来引得众人纷至沓来的美景。
然而反观当下——出门便“中国式过马路“,旅游就在景区乱扔垃圾,回到家,又借着屏幕的掩护,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以发泄现实中的不快,键盘侠层出不穷。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言行会造成何种后果,因为他们觉得,随着人流,隔着屏幕,他们便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他们轻易越过了心中的道德警戒线,大肆破坏。
这是无论多么严酷的法律都无法治愈的病症。因为他们抛弃的,是自己心中的戒律,他们甘愿,沉进无底深渊。
尽管人可以在外界,法律和他人的要求下,成为一个不坏的人,但是只有自我约束,才能让你成为一个温柔,善良的人。这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这全然依靠你的内心。考验的便是你的意志是否坚定。
人们常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随大流,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长此以往,人们的心灵便失去了栖息地。而慎独,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契约,是对自己心灵的救赎。它无关他人,无关法律,它只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做出的承诺。它为我们在心灵中打造出一片世外桃源,让我们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找寻到自己的瓦尔登湖。忠于自我,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灵魂才充实。
破除人哗众取宠的喧嚣,将自己从人群中剥离,你只剩下你。也许很孤独,也许背负着这样的“紧箍咒”会让你很疲惫,也许这样最后唯一的收获只有自己的无愧于心,但是这一点,足以。(801)
之前想了好几个点但是都没写完,最后还是决定写慎独。借鉴了《为自己立一条规矩》,感觉还是写不出想要的感觉,膜拜大佬们qwq。以及,交晚了求翔哥不杀。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3#
发表于 2019-6-13 23:39:49 | 只看该作者
倚天观海
    曾国潘曾说过:“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倚天观海,雪如浪花般四处飞溅,五彩的骄阳照得江山如此多娇!但怎料想,高山自然不动,流水岿然不动循到长流,这是他们内心的坚守,是高逸而飘渺的灵魂。
    正如“武大娘耍剑,赵子龙舞梨花”,在其威武的外表之下,是那寂寞但却孤傲的内心,那是倏然的感动。,是畅然的高蹈。纵使外界的鸟翼系上了黄金,无法在天空中翱翔,他们也要洗尽浮华,发出与天地相共鸣的声音,追求那和平澹荡的境界。   
走过历史的长廊,去看那时光里留下的琳琅,多少有志青年,在金钱面前惨遭腐蚀,时间的洪流无情冲刷他们的灵魂,在一点点的削弱之中,原先充满志向的灵魂早已荡然无存,细细想来,有多少人坚守心中的那份希冀,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名利的屠宰厂前仍能留有内心的那一块净土?“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倚天观海,河水自流,有大毅力,大决心者,必能找到通往世外桃园的康庄大道。
只有当泉水在地底源源不断地潺海缓,才能看到共其喷涌而出。正如朱光潜所言:“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业”。如若真能像此句所说,认定目标,背水一战,何愁不能划到精神的彼岸。杜甫半生漂泊,居无地,衣无暖,却用诗文给予自己心灵以温暖,让我们得见其诗歌人生,鲁迅一生奋斗,以笔为矛,墨为戈是其铿锵有力的文字给了他,雄兵千万,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战歌嘹亮,陆羽追求静寂,不愿在家园沃土,只愿在苕溪之滨,是茶给了他抵御流言的力量,让我们得以体悟他“洗砚云吞墨,烹茶鹤避烟”的清净人生。
人生在世,谁想留有遗憾,在走到小路的尽头,回首漫漫征途,哀叹时光的虚度,感慨人事的沧桑。纵想回到朝气迸发的少年时代,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时过境迁, 已逝的时光虽无法挽回,但“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坚守内心,纵使否定的声音肆虐,也要冲破樊笼,迎接寒冬过后那绮丽的春江。
    生如夏花之绚烂,是如秋叶之静美,我不愿做沉默的鱼,只愿做恶心沥血的鸟,不迟于空想,不骛于虚言。,正如泰戈尔那句“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愿每个人能走在自己的阳光大道,直达那胜利的远方。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2#
发表于 2019-6-5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宋晓宝 于 2019-6-18 23:28 编辑

笃行
  孔子有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唯笃行心中所想,方可勇者前行,行者无畏。
  纵横寰宇,流经岁月,且看徐霞客朝游碧海暮苍梧,将瑰丽的名山大川融入自己的一生,陆羽尝遍百草,终以一“圣”字留名。成功绝非是妄自尊大,有语言随意涂抹自己的一生,最终柔靡不能成一事。
  所谓笃行,即是将所知,所学,信仰之物付之一生的朝圣路途,是茫茫海夜里,点亮万千航海者心头的指明灯,人生路途中,山穷水尽时亦不在少数,而最终能够行到星耀斑斓处放歌,正因信念之坚,笃行之实。
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信念,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海子的是“做物质的短暂情人,和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可纵使信念无数,正如《西游记》中所言“只要你见性赤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笃行的坚定,秉持一颗说行之事的绝对赤诚的心,即是外界如何,也不能动摇一丝内心的虔诚,正如兰生于深谷,不为环境清冷而不发出幽香,星缀于夜空,不为云外月明而收敛光芒,笃行心中所念,成功这只鸟儿,亦会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可如今我也成了一个懦夫,我也学着向环境妥协,向他人妥协,向自我妥协,人们喜欢同情自我,每每找到合适的理由,便如蛆虫般沉迷于阴冷黑暗,旋进妥协的深渊,当一个人的灵魂的因饥饿而变得狼吞虎咽,因不节食而变得臃肿,他就真的衰弱了,长此以往,便失去了一方心灵的牧场。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风雨如晦,倘若信念坚定,处处亦是有晴的地方,笃行信念之人即是风雨大作,依然放声歌唱,因为他从不在意环境的恶劣与否,只要念念行心中所欲所守,便能得到内心的舒适,有了内心的充盈,丰满了羽翼,生命也就灵动起来,因此,他就算是一颗煮熟的扇贝,依然能够嗅到海的气息,听到滚滚涛声。
  我不愿再做一个卑劣的懦夫,让我们同妥协决裂,大胆的做心中之事。
(发晚了,对不起o(╥﹏╥)o)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1#
发表于 2019-6-3 14:12:35 | 只看该作者
放下
         曾文正云:“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投入未必就有回报。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若不能在利益博弈的纷杂间学会放下,只是死死地盯着所谓的“利率”,生活只能是一场充满毒蛇、荆棘、诡异的怪梦。
         在患得患失的漩涡中,懂得放下的人往往只会轻叹一声,念道:“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国藩先生对放下的理解是精妙的,世事难料,过往难易,不如顺其自然,随它如流水般逝去。既不妄想改变过去,也不奢望未来空和我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无法挽回,又何必执迷?
          张岱隐于深山,用秃笔蘸着残砚,回忆着他的城郭,他所拥有的一切,而他又当作从未拥有过。张岱怀念故国,也怀念曾经的年少轻狂,更怀念那些逝去的友人。怀念,却不拘泥,纵使失去,他仍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平和而充实。放下,从不意味着颓废,放下,向来是以一种超然的豁达前行的开始。张岱在一个幽深的现实中,开始了新的日子,抬眼见江山数峰青。
          那个曾经痴迷于沸腾人群、花天酒地的张岱,亦是那个坐观人群散去,花灯熄灭,在月色中聆听笛声的张岱。我想,当他愿意在热闹之后享受一番静谧,他已经放下了许多。
          从放下繁华,到放下回忆,人生始终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旅途中背包中的东西会变少,心里的东西会变多,有的东西越积越厚,便使人难以看见眼前的风景,前行之路也愈加艰难。放下,不是忘记,而是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0#
发表于 2019-6-3 00:59:26 | 只看该作者
三种忍耐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文正短短四句,精辟无比。然而,此句更应如此解:凡世真正的庸人和人才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将这枚硬币在手中把玩的正是自己。用怠惰放逐自己,相似的身影便被冲淡在碌碌人群;不可一世眼高手低,单薄的翅膀便在现实的阳光下融化,堕入万丈深渊。而耐得住平庸,胜得了高处,才能书写恬淡清丽的文字,谱写跌宕起伏的乐章。
细细品来,其实忍耐还有一种,便是在人生的低谷中昂首,忍得了谷底的黑暗,只望向上方的明天。“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怀着一片赤诚之心,为扶清王朝之大厦于将倾,苦心经营湘军,征战连年。不想在外战场失利,于内也饱受朝廷和官场的冷眼和热讽。“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这便是他真实的写照。可纵使内外交困,几次险些自杀谢罪,曾国藩还是用坚韧的意志和超凡的定力忍受住了人生的狂澜,跌入黑暗幽深的谷底,拍拍尘土,忍住剧痛,把指甲插进泥土里向上爬,留下一条混合着泥土和血泪的痕迹。这是他的血泪史,但不也是人生的里程碑吗?正是这条歪歪扭扭的血迹,见证了他的失意,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和成功。
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现代人却不知为何失去了振作的能力,像漂泊不定的浮萍,风吹万里,便顺从地随风万里,美名曰是“随遇而安”,其实是失去了一点奋起的血气,抹去了一点无畏的坚定。可笑的是,这样的情形总是愈演愈烈的:井底之蛙们不但对天空之广阔,海风之悠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却用那方小小的井口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心安理得地栖居在阴云之下,这不就是用平庸放逐自己吗;更有甚者,将自己无处着落的自尊心也契在这方小小地天空中,为这样的自己沾沾自喜,萌生出了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这不和自傲乃至坠入深渊的人们如出一辙吗?一口小小的井,却反射了人们在大地和天空上的丑态,讽刺。
这样的“随遇而安”,与其说是忍耐的美德,不如说是一叶障目的自我欺骗。而真正的忍耐无非与其对应的三种:在困境中顶住压力,奋力向前,无问东西;在平淡的生活中悠然品茶,清醒自持,免去昏昏沉沉的倒头大睡;人生的鲜花和掌声簇拥在身边,仍然清楚地明白自己从何而来,而又向何而去。忍耐从来不是沉溺于现今的自我欺骗,而是看向未来的沉心忍气,经历风雨霜雪,才见彩虹斑斓。
忍耐是一种智慧,更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远行。

点评

写到后面越写越没劲...我就是那种很想把事情想明白,最后却三缄其口的人。  发表于 2019-6-3 01:01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59#
发表于 2019-6-3 00:31:29 | 只看该作者
随遇而安
“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语出梁启超辑录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如果每一件都要求回报,那么到最后一定会大失所望。
如果对待每件事情,都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一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就会将奋斗的激情逐渐吞噬。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每当事与愿违的时候,便会伤心失望,多少人带着未完的愿想和无尽的遗憾迈进那未知的世界,包容亿万生灵的黄土之下,他们是否终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无休止的追寻、抗争或埋怨。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所有的答案却又未必如愿。重要的是,在最终的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住稳心,等得到转角的光明。随时、随性、随缘、随喜、随遇而安。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电影《涉外大饭店》讲述了各怀心事的七位老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的故事。但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电影中的他们直至暮年,依旧勇敢前行,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背负着怨愤,郁结在心,而踌躇不前呢?正如影片中所说:“凡事到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当我们踏遍千山万水,看过云卷云舒,到过山的最顶端,便能坦然迎款款而来的岁月,方能赢得满堂彩。
画家丰子恺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也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学会拥之坦然,失之释然,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诗人泰戈尔有句诗这样写到:“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学会怀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开花结果,默默灌溉埋在土里的种子,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当寒冬逝去,暖春来临时,收获的将是一片绮丽的春红。
归去来兮,人生如梦。
归去来兮,豁达者当随遇而安。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