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90|回复: 1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曾国藩: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25 10: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晚清半圣”曾国藩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有传言称,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另外半个便是曾国藩。为什么曾国藩能成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半个圣人”呢?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因脚麻端坐三刻后逝世,享年60岁。
在晚清“千年之未有变局”之中,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虽然他为大清立下赫赫功勋,但曾国藩在世时却因创设湘军、身为“汉臣”饱受清朝统治者的猜疑。在天津教案中,他在清朝军事疲弱无力作战的窘境下选择安抚外国人,引发了时人的不满,最终在一片谩骂声中病逝。时人对曾国藩的苦衷不理解,但他的功绩和德行最终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事业传人,提起曾国藩言必称“老师”。梁启超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他评价也很高:“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足为吾人之师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的天分并不高,这还得从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说起:
16岁那年,曾国藩(当时还叫曾子城,后来是会试揭榜后,房师朱士彦认为这个名字不吉利,为他改名“国藩”,希望他成为“国之藩篱”)开始考秀才,连续考了四年都没有考上。终于到第五次,曾国藩得到了佾生资格。而所谓“佾生”指的是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选取其充任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获“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直接参加院试,不必参加县试和府试,所以时人称佾生为“半个秀才”。可这个“佾生”,对于已经考了五次的曾国藩来说,不是荣誉,而是耻辱。他知耻后勇,继续奋发读书。然而第六次考试,他和父亲双双再次落榜。1833年,23岁的曾国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到28岁的时候,曾国藩在第二次会试上,以三等四十二名的身份上榜得以正式步入仕途。
无论科举之路如何不顺遂,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勤奋读书,更没有放弃科考。他在《挺经》里这样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用法解析
适用于坚持、倔强等话题,2007年辽宁卷《我能》。
示例:
我们平时总听人说,放弃也是一种勇气,但有的时候,就是要坚持才能够迎来胜利。正如曾国藩的科举并非一帆风顺,但凭着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今天的我们,也许不够聪明、反应不够机敏,但天道酬勤,在年复一年的努力中,相信我们也可以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曾国藩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书的热爱。对于书籍,他这样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对于读书的方法,他也有一番心得。曾国藩把求学的过程比喻为“熬肉”:“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余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而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因为爱书,曾国藩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关于书,曾国藩还有一个故事: 26岁的曾国藩考进士已经两次落榜了。在返乡途中,曾国藩发现自己的钱要用完了。幸好在江苏徐州睢宁时,他遇到一位同乡,爽快地借给他一百两银子。没想到他在江宁遇到一套《二十三史》,但这套书的价格已远超出他经济所能承担的范围,他只好把朋友给的钱拿出来,又典当了自己的衣物,买下了这套《二十三史》。父亲曾麟书知道后对他说:“你用借来的钱买书,我不怕。只要你能把买的书认真圈点一遍,就算对得住我了。”曾国藩把父亲的话写在日记上并发誓:“我以后每天都圈点十页,如果有间断,我就是不孝子。”从此闭门不出,发奋苦读一年。后来,据曾国藩自己说,那几年他把《二十三史》读了多遍,并博览百家,悉心钻研八股文。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床头摸书,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在看书,抓紧每分每秒提升自我。
曾国藩深知自己爱书成癖。在1838年再次进京赶考时,曾国藩带着父亲借来的32串钱,心惊胆战,生怕遇到书店就控制不住买书的念头。于是远远看到书店曾国藩都要绕路走。正是那套《二十三史》,打下了他治理国家的基础。后来他在《曾文正公家书》回顾自己的治学过程说,“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于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到晚年,曾国藩也不忘读书,甚至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十六字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在他去世前一天,曾国藩在早饭后还在整理文件,阅读《理学宗传》;晚饭后则还阅读了《张子》一卷。
用法解析
适用于阅读,勤奋好学等话题,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2006年安徽卷《读》。
示例:
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信中说自己“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这样的阅读量,若不是出于对书的热爱,普通人恐怕很难日日阅读不辍。哪怕是身无分无,曾国藩为了一套《二十三史》也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回家路费和身上所有衣物的典当钱。回家后,更是发誓每天圈点10页,为读书一年不出家门。也许,正是对书籍的热爱使得曾国藩能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吧。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从未有一个伟人一生都能一帆风顺,曾国藩也不例外。无论是与太平天国对战时屡屡战败还是处理外交事务上的所面对的各方掣肘,曾国藩都以坚强的姿态艰难地挺了过来。面对外界的菲薄,内心的煎熬,曾国藩在《挺经》中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在长沙出师不利,绝大部分军队都退守长沙,他本人因此饱受非议,湘军甚至面临被解散的危险。曾国藩在家书中回顾这段经历,说自己“为长沙所唾骂”“一味忍耐,徐图自强”。湖口一战,太平军利用湘军急于求战的心理发动大规模反攻,湘军大败,曾国藩的旗舰也被太平军俘获。曾国藩投水自尽但被幕僚救起。战后,看到自己顶着皇帝瞎指挥的压力和地方官员的唾弃、花费数年心血惨淡经营而成的湘军水师如今片舨飘零,曾国藩深感大势已去,悲愤之际欲效仿春秋晋国先轸,策马求死,最终又在幕僚和将士的劝慰后放弃求死之心。之后,曾国藩回到家中守孝反思自己的错误,再出山后稳扎稳打,最终攻克安庆和天京,恢复清王朝在南方的统治。
面对人生的无数失败,曾国藩不是不难过,他只是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在家书中曾国藩回顾庚戌、辛亥年间受京师权贵嘲讽,癸丑、甲寅年间被长沙官场唾骂,乙卯、丙辰年间为江西官员所鄙弃,又回顾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都说是“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用法解析
适用于坚忍顽强、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等话题,2008年四川卷《坚强》,2013年全国卷一《经验与勇气》。
示例:
面对失败,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不畏缩不前,不顾此失彼,曾国藩用自己的坚忍和定力对抗着人生当中的无数困难的时光,不畏人言、坚持自我,不畏失败,稳扎稳打。他曾难过地两度自杀,可最终都实现了战争的胜利,清政府的延续。因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眼前的小困难心生畏惧呢?须知“万物备我”,所有不能打倒我们的,都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回顾过往,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既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名臣,也是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旧秩序旧利益的“刽子手”。虽然曾国藩不代表正确先进的方向,但实际上他身上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名言积累:
1、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适用主题:关于脚踏实地、纯粹做人,笃实做事、我的人生格言等作文立意。比如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语出晚清名臣曾国藩,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示例:有人眷恋过往,深陷那记忆的泥淖;有人翘首未来,幻想那飘渺的征途;却任由生活在眼前苟且。殊不知往事已遥不可追,未来将始于当下。正如曾国藩所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2、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任何关于自律慎独精神、学习之道、修身养性等作文立意,比如2017年全国卷II《读名句的感触和思考》,2013年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本句摘自他的《诫子书》,本句的句意为:在修身养性做人的道路上,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而养心的难处,在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还能严格要求自己。
示例:
为自己立一条规矩
《尔雅》云:“慎者, 诚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独” ,指的便是独处。当四下无人时,没有刻意的伪装,没有曲意的逢迎,才可以看到真我,这是在自觉状态下,还原生命本真的乐趣,是对己心真诚的清明境界。
慎独之道的君子可以永葆一颗澄澈纯真的本心,涉鲸波出于江渚而水不沾衣,负箧行于泥淖而秽不浊身。他的内心如同二维展开后的图像,表里即合一,他终能站在人类精神的制高点。
兰生于深谷,不为鲜有人知而不散发幽香;星缀于夜空,不为云外月明而收敛光芒。
纪伯伦说,每个人的心都有一部《圣经》,哪怕不认识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都会感到内心的舒服。
帕斯卡尔曾说: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曾几何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庾公不易妨主之卢,而面对森严律令与权威条例的今日的我们,更有可能在“请勿摘食”的牌子旁争抢摘梨;行到不利己处便以邻为壑,不作他想。路怒成为每一个开车族的新面孔,咄咄逼人成为每一个显示屏前的表达状态。道德牌成为不道德者的通行证,漠然行路成为行路者的墓志铭。
你知道,这是无论多么森严的“天网恢恢”也无法治愈的当代病症,路怒、冷漠、雄辫不构成犯罪,由此成了纯自我的行为,导致了“群猪并出”的局面。你知道,我们抛弃了一种自我刻度,一种纯个人的自我把持。你知道,我们需要自我契约。
那是不同于客观、外界、来自他人的要求,而是全然出乎己心的关切与约束,如果森严的律令与规定只是要你不做一个坏人,那么自我契约将引导你成为一个感知冷暖的正常人。你带着近乎宗教似的虔诚与谨慎,将自我尺度悬成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将美德活成了自己的襟怀肺腑,是“ 我破坏了我的规矩,我就愧疚”的自觉,是“我不恪守自我,我就不舒服”的自我关照。
是的,没有什么比自我契约更忠于自我,忠于美德。因为忠于自己,它很自然地破除人群中个体的战栗,瓦解哗众取宠的喧腾,将自我的灵魂召回庙宇;因为忠于美德,它使你有勇对陈规旧例说不,破除世俗因袭的正统,回归本初,泊在自己生命的湖。
我看到,你在点头,你十分中肯这场自我的周旋。
是的,这本该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个更方圆自持的我。
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适用主题: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遇事当三思而后行,对快与慢的看法等主题,2016年江苏卷《话长话短》。语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句意为:事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行动过急不经思考所致,经过沉稳的思考后方能得出可行的方法。示例:一时冲动可能是勇敢,但更可能是莽撞。所谓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适用主题:摒弃贪念,知足常乐的作文立意。语出曾国藩《家书》: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特质/欲望,欲望越多,则快乐越少,苦恼随之而来;欲望少了,得到的利益可能也不如他人,但心却是快乐的。天地之大,我们总要有闲逸淡泊之心才可知其广阔;当我们汲汲于利欲,眼界、胸怀自然也被局限,又谈何多得?
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适用主题:珍惜时光,惜取少年时等主题,2007年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本句来自晚清名臣曾国潘,释义为:天可以补,海可以填,山可以移,但过去的时间是再也追不回来的。示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那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岁月留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倘若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你便只能看着机会溜走,在余生的懊悔中惶惶度日。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适用主题:可用于天道酬勤,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惰性;天外有天,切忌恃才傲物等作文立意。2011年北京卷《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拼爹拼脸的资本,便只能拼命。若被自身的惰性所击败,那注定将一生被人踩在脚下;而对于有才之人来说,若恃才傲物,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便容易放松自我,堕落为不学无术之人,须警醒自己:世上比你有才的人多的是,而且他们都比你拼命。
7、天下事一 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
适用主题:努力与回报,付出与坚持等话题。语出梁启超辑录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如果每一件都要求回报,那么到最后一定会大失所望。示例:如果对待每件事情,都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一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就会将奋斗的激情逐渐吞噬。学会怀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开花结果,默默灌溉埋在土里的种子,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当寒冬逝去,暖春来临时,收获的将是一片绮丽的春红。
8、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适用主题:正确看待逆境,保持平和的心态等主题。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示例:如果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败下阵来,那人生对他来说就是苦痛的。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这是生活的常态,但这并不是人生的重点,何不眺望远方的理想,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尘埃。
9、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
适用主题:批评的技巧,交往的智慧,体恤等主题。2015年江苏卷《智慧》。语出曾国藩的书信《复吴竹庄方伯》,句意为: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别人的优点善行,在私下无人时劝诫别人的过错。示例: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中国父母善于前者,却拙于后者。亲友相聚,每每要上演一番父母疾言厉色,子女羞愧难当的场景,观者讪讪,不知所从。为人父母者须知,教育是心灵的触动,而不是公开的羞辱。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zip

52.14 KB, 下载次数: 101

售价: 5  [记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1 23:39:15 | 只看该作者
   治生鲜惰夫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字字铿锵,说出这肺腑之言。   从握着铅笔在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我长大以后想当科学家”;到戴着红领巾,站在国旗下,将手高高举过头顶……我们有过许多愿望、理想,它们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我们每天起床的动力,是每天笑容洋溢的源泉,是愿意为之更加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只为离之更近的鞭策。
   世相迷离,你看现在有多少人定下的减肥计划,在诱人的美食前不堪一击;有多少上班族立下誓言“不做月光族”,却在工资发下来的一周内,钱包就瘪了下来;有多少学生嘴上说着要在假期开始的一周内写完作业,却拖到开学前的那个夜晚,挑灯夜战……貌似这些小目标、小愿望,“既然它小,那不管它,也不会怎么样吧,我还可以去实现其他目标啊。”殊不知,此小不为,何以成大事?
   《颜氏家训》中有言: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之者十之九。人类的劣根性,抑或是生物进给他们带来的自我满足感,使他们的灵魂变得疲软无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更别提吃苦耐劳,为理想披荆斩棘了。
    一生何其短暂,一日何其漫长,曾文正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晚清中兴名臣,他不算机智过人,却明白“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便比别人百倍千倍地努力,才成为一代名臣。
    我辈非圣人,不达无我之境。知不舍昼夜者,知万里江河奔腾,知精卫填海之望。“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吾非精卫,知海之广阔而填;吾非夸父,知天地之无际而行;吾只知“积一勺已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何以见得?且看徐霞客游遍神州大地,才能写出精彩万分的《徐霞客游记》;李时珍走遍三山五岳,尝遍百草,终著成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马可•波罗行万里路,才有了打开欧洲人民视野的《马可•波罗游记》……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愿所有梦见过远方的人,心有惊雷,生似静湖。

点评

好一个心有惊雷,生似静湖  发表于 2019-6-22 21:11
 世相迷离,你看现在有多少人定下的减肥计划,在诱人的美食前不堪一击,多熟悉哦  发表于 2019-6-2 17:08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21:3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雅倩 于 2019-6-2 21:37 编辑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木心先生曾在《即兴判断》有言: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会倔强的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
然而,何谓倔强?
是一念满载于心,一字篆刻于脑,一诫深刺于背。
可身处于这名利日益渐重的时代,世人不解。那一份更多在年幼时存在的倔强,渐渐地被一纸成绩单抹去一撇,被一顿父母斥责擦去一捺。一直保留至初入社会时的,只有那倔强的淡淡痕迹。怪世界不仁慈,怪你不那么坚定,你终因那份倔强的残存被世界以现实之鞭狠狠地抽打。终于,你趴下了,不敢揣怀倔强,渐渐地,忘却了。你却说,你长大了。
难道真的只能如此吗?
曾几何时,曾文正七考六落,直至第七次时,才以三等四十二名的身份上榜得以正式入途。谁曾想过,在那六次失败中,是多少次的自我质疑,多少次自责自己不够努力,多少次满怀期望却心寒至底。痛苦过后的擦干眼泪,是希望之火的再次复燃。科考,这场战争,从不因一个人而停止。因而,纵使他早已衣衫褴褛,知道自己或许又将坠入生活的残酷深渊,被痛苦的黑暗吞没,他依旧高举桌前那盏微弱却不曾熄灭的灯。
因为那份倔强,他愿意向心中所向继续奔赴,粉身碎骨,亦无妨。曾国藩先生于是在《挺经》中这样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灌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时光终究辗转每一朵花的芬芳,每一片叶的葱茏。若心中无半点倔强,半分执念,岁月涌动的潮汐终将淹没世人于世俗之间。
可思特里克兰德不愿。
他放弃红尘繁华,荡一叶心中自由扁舟,拢一袖心之馨香。纵有低头满眼的六便士,他依旧高昂头颅,赏那月光。那月光清淡,冷冷的余晖,照穿了高楼大厦中无念之人的心中空洞,却温热了那简屋陋室的最后的倔强。
那是份高傲的倔强,也是份温柔的倔强。他不管梭罗独处于瓦尔登湖畔的孤单,不顾张岱残书破几病鼎折琴的落魄。却又为梭罗带去泥土露水气味的文字,为张岱带去成其生后之名的爱国。

愿你不妥协,在你活的地方,留下你和你自己最后的,骄傲的倔强。

点评

立论部分太少  发表于 2019-6-16 20:46
全文都是事例,缺少一些自己的观点  发表于 2019-6-2 23:1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4:01:02 | 只看该作者
慢慢走,欣赏啊!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暖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如是说。在倥偬变幻的时光间,我们更应放慢脚步,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欣赏脚边的风景。

然而,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在名利的驱使下,日夜奔波。他们前进的步伐愈发快捷,慢下来反思过往、细品眼前美景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对身边美好的希冀如云烟般散去,在匆匆前行中,人们变得更加轻浮急躁;随之失去的,不仅是怡然自得的平淡心境,还有那份生命的稳重。

“我散步,还邀请了我的灵魂。我俯身观察着一片夏日的草叶。”惠特曼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是草叶集出版困难重重,却不被认可的无奈和悲伤?在这与灵魂的漫步中,他是嗅到了儿时那座古老中原下泥土的清香,抑或是恍惚听见了村落乡道间铃羊项圈的悠扬铃声?我想,他应是把这一切都注入了那隽永秀丽的文字中吧——他所欣赏到的风景必悬极美的。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慢慢走,在慢下来的时间里,侧耳倾听鸟儿啾啾的歌声,于一枚蝉蜕间品味蝉的智慧,从循环往复的四季中驻足欣赏绮丽的自然。放慢步伐,为心灵开扇窗,醉心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同时悄悄洗去浮华与疲惫。如此,相信必将寻觅到生命最纯粹的本色。

慢慢走,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间接受心灵的洗礼。莫泊桑在写给女友的信中说:“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却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黎明来临之际, 睡眼惺忪的朝阳,披着薄丝纱的微醺天空,温和的晨曦。就这样悄然荡涤去内心的尘埃,轻轻拥住这全新的一天。慢慢走,静静的感悟,原来是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与生活状态呢?诚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自信轻狂也没错。但相较之下,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的生活无疑多了一份淡雅的诗意。曾国藩有言:“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缓缓前行,遇事不骄不躁,泰然自若,方是更高层次的人生哲学。

或许比起急不可耐奔腾前行的人,最终是那些会慢慢走,欣赏脚边风景的赤子们,发现了整个人生世界。(860)

点评

可否多一些赤诚  发表于 2019-6-22 21:12
一眼望去,满篇素材  发表于 2019-6-16 20:5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4:31:24 | 只看该作者
坚固之心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毕淑敏在散文中如是写道。一颗心,如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终究禁不住风霜啃噬,岁月磨洗。唯有实实在在的坚固,才能迸发出生机,浴火而成诗。
    每颗心都少不了要用坚固的内料填满,即使崇高如伟人,也不例外。清朝名臣曾国藩在《挺经》中说:“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虽然在与太平天国对战时屡屡战败,虽然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遭遇各方掣肘,曾国藩的心志都不曾萎缩。伟人之伟大,正在于无论何时都秉持一颗坚固的心,从而能像《平凡的世界》中所说 “随时准备经受磨难”。曾国藩的心若不足够坚固,何能等到攻克安庆和天京,恢复清王朝在南方的统治的胜利之日?灵魂的大厦是脆弱的,如果不能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去支撑,它就很容易彻底坍塌。当你的心可以提供一个坚固的,不会干瘪的支点时,你就能把灵魂支撑起来,做顶天立地的盘古。
    心常常太过软弱,被生活的枷锁桎梏,将自我圈进在狭小的定义中。你不是这种意义,就是那种意义,什么意义都不是,就掉进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的根本恐惧就在这个“轻”字上,比如歧视和指责,比如嘲笑,比如穷人手里作废的股票。这种放软的姿态会让原本不堪一击的心更加脆弱,一碰即碎。因此有了懦弱,有了自卑,有了绝望。而一颗坚固的心会一直相信“只要春天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绽放”,因为坚固所以有机会可以站立,可以忍辱,可以负重,一直等到春天的再一次狂舞。
    鲁迅先生一生不正是凭借一颗坚固的心做着反奴性的事业吗?在我们这个尊崇鲁迅的国度,更应该有鲁迅式的坚强。我们也该时常问问自己:“软弱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外,又能烧掉什么呢?”难道真的要让鲁迅的坚强在今天变成一个谜吗?去往春天的火车就要开了,不坚固的心没有办法经受住路途颠簸,也许在半路它就令人遗憾地破碎了。坚固还是脆弱,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必须的选择。若选择前者,那便去反抗绝望,在逆风行走的道路上顶住风沙,无论何时挺立于天地之间。
    “生命到最后总能成诗”,一颗足够坚固的心,终能让生命绽放诗意。

点评

例子很典型,说理很清楚,非常好  发表于 2019-6-2 22:27
倒数第二段,写鲁迅先生的事例的转折有点突兀,可以前文再铺垫一下,另外这个标题稍微读起来有点别扭…  发表于 2019-6-2 21:0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独行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暮夜清冷,月明星稀,烈酒入喉,烧心灼脾,苦寒也就消散了,可若是受不住这烧灼之感,与其与人强饮,倒不如煮一盏清茶,小口慢酌,舒心暖胃。
便是在江河湖海中,一芥小舟,也难独行,也免不得顺水漂流,不知何渡,更何况浮沉世间,太多人惧怕独行的寒冷与凄苦,于是便挤入人潮,汲取温暖,恰似这浩荡人间,难容一人之身,便是再也找不到方向,再也寻不到自己的脚步,人潮汹涌,前方迷茫,只知如行尸走肉般,顺流前行。
可终有人,不惮苦寒,独行世间,无惧无畏。
一如曾文正公,七试六落,却从不放弃,终成一代名臣,显扬于世。若是早早停下脚步,便也不用受荆棘阻滞,道路坎坷之苦,便是不用受那么多的屈辱与苦痛,也算是活的“舒坦”,可终不甘泯然众人,于是屡败屡战,风雨不可挡,山峰亦难阻,翻越蜀道,直上青天。他做了很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做的也很少,坚守己心,无畏前行。
亦如李贽,自嘲异类,挑战正统,被侮下狱,自刎狱中。坚守自我,必然会经历苦痛,当无尽目光聚集,鄙夷与嘲讽滋长,许是不少人会退缩逃离,而他自绽光芒,坚定脚步,纵不能叫那鄙夷消散,也能获得些许敬意,而不至于孤立无援,难处于世。世间有经国纬世之才的人千千万,而独一个李贽,不惜那才华,只要这世间一片明亮。
做自己,便是不随波逐流,便是不在这波涛之中,迷蒙双眼,混乱脚步,而得以看见云巅鹤舞,苍穹明亮,而看那花开是少女婀娜,听那鸟鸣是天籁歌唱,而叫这世间隶属于一个你。
做自己,于是便有了你的眸,你的心,你的名字,你的气息,于是这世间多了一双明亮的眸,多了一颗炙热的心,多了一丝独属于你的味道,于是,这世间便有了你来过的证明,你不是行人,也不是过客,你是这世间的拥有者。
暮夜依旧清冷,万籁俱寂,只有几声呢喃,不时的从那些昏睡的醉客口中发出,而你,依旧品着那盏清茶,暖意升腾,雾气缭绕,茶水将尽,天际慢慢的泛出了些许光亮......

点评

科举不第与独行?曾国藩有更好的关于独行的例子,何不广读一二再成篇  发表于 2019-6-22 21:1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2:49:03 | 只看该作者
                          夜深人静 独坐观心
曾文正公于同治九年的家书中写道:“一曰慎独则心安。……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风轻环佩,山川寂晦,幽兰静默,兀自饮愁露。泣霜风,不语莺燕,不攀星辰,自持也;月栖寒涧,尘定石间,古柏无言,兀自警高枝,繁针叶,不争年月,不知朝夕,自守也;青天朗日,霞浪谅云,鵷鶵纵翅,兀自饮醴泉,食练实,不随浊流,不屑世务,自重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之慎其独,莫若自持如幽兰,自守如古柏,自重如鵷鶵而已矣。

如幽兰者,身处俗世,心若空谷。名寺普陀曾迁址多次,每每挥砖动土,掘地拆屋,众禅者往往涉世应酬,倦怠疲累,不再日日诵经自省,只有禅者豫通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其弟子劝曰:“此处无佛 ,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低眉闭目,答一偈子:“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佛还再古.一刹之中,不再经文之上,在于己身。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宗教,自我的信徒。眼前佛好骗,心中佛难欺,任红尘滚滚,任俗事缠身,我心中自有如兰禅意的箴言。独立于世,不可与世推移,皓皓之白,如何受物之蒙蒙?鵷鶵之辈,如何与鸱鸟同争腐鼠?敬物、敬人,亦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如古柏者,心无旁骛,生生不息。 市井深巷,青石黛瓦,皇城根下小院里,黄土垄前一方碑:“明袁崇焕将军墓”。曾经金戈铁马,如今枯骨苍谅,所幸炊烟不曾断,高魂终有歇。去朝来,斗转星移,三百七十个春秋,徐家后裔恪守祖训为袁崇焕将军守墓:将军碑上字,不可一日干。红尘紫陌。浮云迷眼.从明时明月,到今霓虹,余家人任物欲横流穿眸而过,始终如苦行僧人,侍奉着一份精忠,供养着一份自守,此情无关声明不求回报,自百年的清修苦守也许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无名浪头,但他们践行,是自我器重,是自我升华。点柏不为苍天青睐,只为不负自己本心。守住墓,守住岁月,守住孤独,亦是守住了自己。

如鵷鶵者,志向北辰,不惹尘埃。晚清乱世,市井之中巫医假药盛行,所谓妙手仁心,所谓悬壶济世,皆为利益金银让步。污浊欢身,同仁堂却似桃源与世无争,黄芪苦艾,绕宅葱茏,堂主乐凤鸣选材制药,皆挑上品,如神农替百草正名。对上前阿谀者他背手而立,只留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承诺,对在外诽谤,他不屑一顾,送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幽兰生空谷,不为莫服而丕芳;古柏指青天,不为莫见而不发,鹧鷂越北海,不为莫叹而不行,君子慎其独莫若此,不为外人扼腕赞叹,不为外物心悦诚服,皆为于己心安而已矣。

点评

禅意如透彻,才真动人  发表于 2019-6-22 21:16
何睿还是秀啊  发表于 2019-6-2 21:1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1 20:03:46 | 只看该作者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子立于黄州快哉亭,望千顷如镜的江水倒映着山色,写下这样的诗句。有此心境,千里之风,不亦快哉?

       浩然,乃是一种宽广的心境。

       曾文正曾言:“然困心衡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然如今多少人困心衡虑而自寻短见,生命之重竟抵不过苦难之轻,多少人身陷魔沼一蹶不振,理想之厚终抵不过挫折之薄。有人畏畏缩缩踌躇不前,亦有人跌跌撞撞已立于生命之巅。人生的旅途经山川碎石的磨洗,才变得愈加轻盈;经江河湖水的倒映,才变得愈加纯澈。

       人生亦是如镜的山川,当养一腔浩然之气于心间。如此,处崖间便不惧险石,而能仰望天之苍翠,处浪中便不惧巨涛,而能俯察水之喧嚣。生命的大风大雨,亦成了掌声,成了诗。

       曾文正深知“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于是他六次落榜仍坚持着科考。他将倔强注入骨髓,将坚毅贯注血液,才得以于一次次失败中都怀着泰然的心境更加努力,终于落榜中涅槃,于失败中重生。生命的过程千变万化,是一次次张贴出的录取榜,亦如一场太阳雨,时有阳光曝晒,时有雨水滋润,在光与雨,晴与阴的交替之中,当有浩然之气在左右,在心间。纵使淋雨,亦不感冒。

       从陶潜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到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待人待己待世界的情怀。当世界以痛吻我时,我仍报之以歌。人们常在心间埋下一颗种子,待其成长为一棵大树,便也成为了灵魂的庙宇,心灵的港湾,亦是哪一点豁达浩然之气,于人生中滴入了显影液,那些黑白的照片也渐次清晰,鲜艳起来。

       我想,“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亦是一种对浩然之气的诠释。不陷记忆的泥淖,不念未来的缥缈,以一颗浩然之心待世。这是一种豁达,一种广阔,以浩然心待挫折,亦应以浩然心待人待物待世界:以宽容待人,以豁达待己,以无所留恋待事,以豪迈壮阔待天地。

       如此,千里之风,不亦快哉!





点评

每次是轻轻一点,而不滥用,可谓善用  发表于 2019-6-22 21:24
从正振衣,欲从黄州突围,到千里快哉风  发表于 2019-6-22 21:22
你对苏子是情有独衷啊  发表于 2019-6-22 21:21
陌生也好,熟悉也好,重要的是文字里的东西。upupup  发表于 2019-6-2 12:59
你好像很喜欢放人名的时候改成陌生一点的,我觉得熟悉的陌生人这个方面可以再把握准确一点,要既熟悉又陌生,不过你这个文字真的太好了,膜拜  发表于 2019-6-1 21:46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00:16:02 | 只看该作者
江上数峰青
      苏子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如蜉蝣,岁月易逝。面对这命定的局限,我们更应知晓,穷尽一生,是要从荒凉里走出繁华的风景,是要往迷茫里拿出坚定的意念。
      在挑战面前,退缩换取的只能是万丈深渊。你是否窥见,那些面对现实摇摇欲坠,提起虚妄侃侃而谈者,终一事无成;那些封闭自我缩头缩脑,囿于过去畏手畏脚者,终懦弱无能。惧怕风雨,沉溺于时间长河的某某人,只能落得个碌碌无为之果。
久而久之,当所有人在困苦面前都选择了蜷缩在躯壳里,在挫折面前只会仰天长啸,自叹不能时,便再也无法在洞穴中绽放出自己的异彩,在黑夜中散出灼灼光华,社会停止进步,无人仍敢面对生活。
      困难并不是重重浓雾,让你失去方向,也不是沼泽泥潭,使你深陷其中;困难是一块垫脚石,使我们迎难而上,不知疲倦,更是我们前进的起跳板,让我们前仆后继,摒弃怯懦。
      当夏目漱石被问及笔名来源时,他露出一抹微笑,从书架上拿下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指着上面的句子——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正是通过苦难,我们才得以学会运用坚强这一精神力量,让自己在花繁柳密处依旧可以保持一颗恒久的赤子之心。“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年少参加六年科举纷纷落榜,无论科举之路多么不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最终用一种坚韧的态度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诚如北岛言“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面对困苦,勇于挑战,不仅仅是磨炼能力,取得成就更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心灵的一次救赎。梵高画作名噪天下的背后是他孤独勤笔,一次次对命运发起的战书,陆羽茶经流传至今的身旁是他吟读诗书,一遍遍对难题立下的宣言。我们不能在困苦的威逼中趴下,而要在风狂雨急时站起来。即使面对擂台上的佼佼者,我们也应毫不惧怕,即使仰望的是苍穹下的最高峰,也应怀揣着攀上顶端的信念,这正是因为——
      我们是要让世界听我们呼喊的开拓者,是要让宇宙看见我们的赶路人。
      所以历千帆而过,仍甘之如饴;临电闪雷鸣,旧马不停蹄。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20:15:38 | 只看该作者
剖体以取蚌珠
     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若用色彩来形容隐这个字,用清新雅致的淡绿是最适合不过了.幽幽山间,袅袅雾气中,一缕茶香,一声琴音,一个模糊山泉边的身影,朦朦胧胧,又清又淡.世人怕只能朦胧的看了.看不清薄雾,看不清古琴,更看不清这人的样貌。隐士归隐之意,又有多少诗人捉摸明晓呢?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巴赫金早早睿智冷静地掷出了这句后来被引用无数次的名言。在这个繁华而喧嚣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怒吼着自己的成就,怒吼着自己掌握的权力,怒吼着自己有怎样的地位与财富。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当这些括噪的声音远去时,留下的只有一地灰烬。而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他们早已站起了身,早以隐隐于市,早已低调的收起了自己的喧嚣,让灵魂回归纯净。
     寺庙只能用深重一点点淡灰描绘:没有茶回甘,没有酒浓烈,不参杂半点世间情意,肃穆却没有雅致之感。尝起来只是井水的冷冽 有着淡淡的遗憾。品起来总是苦涩过甚,回味不足的遗憾。不过它的门外总是堆积了尘世与悔悟,似忧愁独上心头。古寺总是坐落于林晓间,绿意也会被寺庙的庄重严肃掩盖,形成一抹淡灰。端庄却落于意境。
    或许有人隐如卧龙先生一样,满是才华,隐居一处,旁观天下大势风起云涌,变幻无常.一旦横空出世,卷起千层大浪,直指历史浪尖.
    又或许有人隐如莫言,鲜花名利挥之即来,但仍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在平淡寻得自在安逸。
不是厌倦五味杂陈,而是在尝过珍馐后仍爱着淳朴的味道。
    突然想到张孝祥所写过的诗句“碧云风月无多。莫被名缰利锁。”这个在时间的长河里徜徉着的诗人,叹息着告诫着世人。
    杨绛,隐于世嚣之外,陶然潜心致学,在丈夫,钱钟书的光环之下,却有自己的一盏灯火而心静,“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然而这滴清水却是最纯净的,没有杂质的芳香,杨绛先生在低调中稳步前行,其文字平淡从容而又意无穷,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这便是在低调中沉淀出的精髓。。
    低调不是佛性的随性,它更不是碌碌无为者甘于平凡的借口。如果你连理想的火焰都没有探求,不曾拥有自己奋力拼搏而获得的成功,就没有资格谈论低调。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谦逊低调,而又真正踏实,有担当的人。
    岁月冗长,深坐很难,出走简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2 17:00:56 | 只看该作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寒梅傲雪,独立枝头,于困境中散发着幽香;露珠璀璨,波动碧叶,大胆的把阳光分析;麦苗探头,顽强生长,享受春雨的滋润;孤云出岫,去留无痕,等待绚烂的彩虹。
      人也是如此。人生的道路弯弯曲曲,如一条蜿蜒的小溪,流淌不息,世事的纷繁重重叠叠,恰似高险的山峰,陡峭险峻。有时候,我们会落后,会失意,陷入艰难与困苦之中,但是,当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擦干泪水,那理想的岛屿便会浮现。
      然而,有的人遇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有的人遇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绘的暗淡无光,也有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把它当作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候。慢慢的,他们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灵魂萎缩了,空留一副臃肿的皮囊。
      “晚晴半圣”曾国藩一生坎坷,经历过科举道路的不顺,也经历过战败的痛苦。面对这些内心的煎熬与外界的菲薄,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以他自己的坚忍与定力对抗这些困难的时光,最终,无情的寒冬逝去,暖春来临,他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绮丽的春红。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诚然,命如高山,运似大海,在命运面前,我们没得选择,每个人都免不了一杯来自生活的苦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端起那杯苦酒,对生活说“不够”,在需要心的地方放上石头。莫扎特命运坎坷,可他却能在钢琴上弹奏出一整片星空,留给世人无数充满温暖与柔情的曲子;张岱中年时遭遇变故,繁华落幕,他借此回归生命的本色,隐居著书,以一个有趣且丰富的灵魂,过着浮沉却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常会疑问:“如何才能克服艰难困苦?”朝山谒水,叩经问史,回答的声音说:“行动。”伏尔泰在《哲学通讯》中写道:“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往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者,在心底升起不落的太阳,怀着光明与希望,成为自己的阳光。纵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前进的路上充满荆棘,我们的生命也不会单薄空虚。
      月光照不照,深渊继续深着。时光的泥潭里,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
发表于 2019-5-29 23: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2

本帖最后由 孙岽硕 于 2019-6-1 21:42 编辑

#在这里快速回复#落花流水  站在一个花园前,看着面前枯萎的蔷薇花,回想着它曾经的绚烂。站在小河边,看着水欢快地奔腾不息,想想它最终将归于平静。我似乎懂了落花流水是种怎样的场面。  
转动的时针是令人不安的。“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说的这话,不仅仅是感慨,更是警告。光阴就是买不来的东西,人生苦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发出呼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何人江畔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然而这些最终都没能停住时间的脚步。
  所以,人是害怕时间的,因为时间让人后悔。当你八十岁的时候,走路走不动的时候,一身疾病的时候,眼睛闭上就不知道能不能再睁开的时候,想想你最希望的会是什么?当然是回到十七岁那年,把这一切重新过一遍。著名的文学工作者李翔说:“我现在最想干的事,就是回到大一那年,如果可以,我能比这一路过得精彩的多。”这是先辈们的经验,但不幸的就是:任何人的人生都没有如果。
站在落花流水前面,发出这样的感慨,人难免会伤感。为什么时间这么残忍呢?不,一点都不残忍,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自其不变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必羡慕,也不必遗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正因为有限,反而才有了乐趣。看那漫山遍野的风景,读人间百态的书籍,也可以努力拼搏,去享受那“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不必叹息终将逝去,河流刚发源的时候,一切都静静的,中间会汇聚其他的河,波澜壮阔,波涛汹涌,最终也会归于平静。蔷薇也会发芽,生长,长出那一树的绚烂,最终当然也会凋谢。知道难逃这最终的结局,河流也会翻腾得更加汹涌,花也会开得更加绚烂。  
看着这眼前的落花流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点评

为了奖励回帖  发表于 2019-6-22 21:26
鼓舞人心  发表于 2019-6-2 17:07
最后不应该是享受生命的过程嘛,可以不直接说加快脚步  发表于 2019-6-2 17:06
翔哥好像确实说过,但貌似他当时的意思是,如果再来一遍,他一定会找n个女友。。。。。。  发表于 2019-6-1 21:30
最后一句,引用的不太好  发表于 2019-6-1 20:04
著名的文学工作者李翔说:“我现在最想干的是,就是回到大一那年,如果可以,我能比这一路过得精彩的多。” 还行  发表于 2019-6-1 09:1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3#
发表于 2019-6-1 00:34:54 | 只看该作者
立规于心,秽不浊身
    《礼记》有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人皆往之的世外桃源。在对其所展示的美好蓝图的瞻仰之余,人们便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践行大道之行,如何才能实现天下为公呢?
     于是管理者们不断立法立规,探索通向大同社会的通道。然而,纵使法规或松弛,或严谨,或粗糙,或精密,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事实上,他们或许找到了方法,却无法将其实践于现实。因为,那条唯一通向大同社会的道路,叫做慎独。
     “晚清半圣”曾国藩在《诫子书》中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者,必立规于心。适逢四下无人之时,没有假意的逢迎,没有世俗的束缚,释放最真实的自我,沉溺于自我束缚却又怡然自乐的精神庙宇,这就是慎独。
       精于慎独之道的圣人君子,定能够永葆真我,本心不移。越万仞巨山而风尘不染其身,渡千尺鲸波而浑水不沾其衣。他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始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世间百态。
       昔者,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庾公不卖妨主之卢,反观现今,面对严谨森严的的法律法规,面对精准严密的天网恢恢,盗窃乱贼之事常在。方向盘后面的狰狞面目,电脑屏幕后面的咄咄逼人,法律成为了心术不正者的通行证,道德成为了坚守原则者的墓志铭。
      你知道,即使再森严的法律法规,也根治不了路怒的泛滥,即使再严密的恢恢天网,也网不进无处不在的键盘侠。你知道,即使在刁钻的制度,也始终有奸诈小人寻得漏洞,频频打出完美的擦边球。
      我们需要的不是毫无漏洞的完美规章,而是直通灵魂的自我契约。
      不同于客观世界对你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自我契约是源于你内心的终极法规。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是规定你不做一个罪人,那么内心世界的自我契约是引导你成为一个心目中的圣人。没有什么比自我契约更忠于真我,忠于道德了。我将不惧任何约束,因为我内心自有原则,我将成为一个“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圣贤,没有刻意逢迎,没有逢场作戏,我的灵魂将在精神庙宇中永存。
      愿你我都能在内心立一条规矩,自此秽不浊身。假使天下皆立规于心,则大道之行之日期日可待。

点评

没有写7试6落真好  发表于 2019-6-16 21:04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4#
发表于 2019-6-1 08:40:11 | 只看该作者
但问耕耘

  炽热而明亮的太阳,由无尽的宇宙尘埃万年聚集而成;广袤而碧蓝的大海,由无数山间细流千年汇聚而成;伟大而坚毅的伟人,由万千的努力付出百十年来造就。
  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求学之时,曾考进士前后七次,直到最后一次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勉强上榜。并不是每一份付出都可以得到回报,但是成功的背后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这每一份付出。他曾在《挺经》中写道:“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在勤勉的耕耘之后,才会有丰收。
  “结果好,一切都好。”当今的人们,总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似乎只有最后成功的人才是值得钦佩与赞赏的。成王败寇,胜利者似乎理应戴上一切赞美的头衔,而失败者似乎也就在这耀眼的光芒下一无是处了。其实并不然,楚汉之争,骁勇善战的项羽在知人善用的刘邦面前败下阵来,但是项羽以一当千的英雄形象流传了下来,让今天的人们不禁去想象他坚毅勇猛的面庞。
  努力的过程是艰辛的,而收获的时刻是喜悦的。没有人会为了艰辛而去努力,因而没有人会去正眼瞧见那困苦的努力过程。可他们不知道,收获时的喜悦大多是和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努力的过程,有时就是喜悦的。当人们跨过一座小土丘,不会太在意。但是人们要是用双脚踏上了,高耸入云霄的泰山之巅,心中免不了荡起一番波澜。
  做事办事都要有个目标,何尝不是一把禁锢的枷锁。如同给盆栽之中的花朵扎起了支架,连这束花几周后的形态就早已成了定数,这不又失去了几分情趣。“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有时无心洒下的一把种子,在雨露阳光的抚养下,才可以长出脱去了人为修饰的,最自然而动人的花朵。“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成名不必问,享福更不必问,花自芬芳,蝴蝶自来!只有扎扎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个细节,人与天会共酬之!
  曾国藩曾力挽狂澜于朝代之将倾,也曾只手遮天镇压农民起义;人们称赞过他,也诋毁过他;他既是个圣人,也是个旧时代的刽子手。不论结果如何,他的才华与努力,不会因时间而被抹去。他耕耘过,不论收获如何,就足以在历史下留下一抹色彩。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耕耘并不只为了名利双收,或许充实自我才是耕耘的最好诠释吧。

点评

只手遮天?他也想啊  发表于 2019-6-22 21:32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5#
发表于 2019-6-1 15:35:08 | 只看该作者
意志如火
孟子有言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苏子也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确如斯言。人生在世,如果不能在意志的熔炉中不断敲击捶打,磨砺自我,如果因为一场细微的挫折而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因为怕河岸溃堤而让生命之水停下激流,等待我们的只有激情的磨灭与死亡。
然而又有多少世俗庸人蝇营狗苟,精神涣散。意志薄弱的他们被生活的巨石挡住前路,看不到前路上的灯塔,便停下驻足观望,不敢再大步向前,开始自我颓废乃至不思进取。他们拒绝像透镜一样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而是终日漫无目的地彳亍,既不知身往何处更不知心向何方。此等懦弱迷茫,难怪毕淑敏会在《珍惜愤怒》一文中感慨“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
曾国藩说过“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看看他命运多舛的一生吧。遭受猜忌,几度被太平军打得全军覆没,可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屡败屡战,自我反思,徐图自强,最终挽大厦于将倾,平息了太平天国,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虽然曾国藩不代表正确先进的方向,但他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可战胜的韧劲铸就了自己当之无愧的“晚清半圣”的名声。
人生是一场千淘万漉的旅程,并不是所有已经出发的旅人都能最终“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要学会细细地淘去砂石,而留下盘底的黄金,那便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所有打不垮我们的过往。天总有不测风云,当遭遇生活给我们出乎预料的当头一棒时,应该知晓,悲天悯人毫无用处,唯有坚定信念,淘出污浊泥沙中的黄金,从过往中获取继续上路的经验和勇气,方能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真正意志顽强的勇者,总是以最自在的态度处世。心无杂念,身披一袭风衣,手中三尺长剑,平日里不露锋芒,可四周荆棘丛生之时,手中长剑出鞘,总能斩断荆棘,腾跃自如。为何?因为他们从不拘泥于过往的挫折与失利,而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双目聚焦于自己的目标,缓慢而坚定地一步步迈进。他们的人生从来由自己谱写,岁月流淌间,便成为最美妙的音符,跳跃在心田。也许尝不到成功的蜜水,可奋斗一生,历经山河,也觉人间值得。
便从此刻起,添一把柴给自己的意志之火,让它熊熊燃烧吧!于此,生命之舞将绚烂多姿,生生不息。

点评

可以进一步修饰文章主干  发表于 2019-6-1 20:49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
发表于 2019-6-1 16:19:56 | 只看该作者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曾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望当下,把握今天。
然而,有的人眷恋过往,深陷那记忆的泥潭;有的人翘首未来,幻想那飘渺的征途,却任由生活在眼前苟且。殊不知往事已遥不可追,未来将始于当下。还有的人想要一支笔描绘世界,一个背包浪迹街头,一群伙伴游遍繁华,认为自己活在当下啊,就能忘却未来的负担,殊不知只有把握当下,立足当下,才能无惧未来。
“晚清半圣”曾国藩就是如此能立足当下之人。年少时科举九次未中,被人嘲笑,也从未放弃。他踏实的把握每一天,“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终于在官场中平步青云。后来,当他对太平天国屡屡战败,处理外交事务各方掣肘时,他也毅然顽强的活了下去。因为他知道“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即便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能活着便是人之幸事,”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唯有立足当下,才有可期的未来。
蒙田说过:“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我就毁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握着我的舵。”把握今天,正是要我们牢牢把住我们的舵。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就是如此之人。他们心中当然有着对战后中国美好的憧憬,但是他们并不沉溺于此,而是心怀理想的光,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民间,走向了人民。他们作为文人,不能上战场迎敌,于是便用学识作为武器,带领着百姓一起把握住今天,为重建中国而奋斗。他们中有陈三立,无论日军如何劝说,也不为日军落笔写下一个字,他为维护中国文人,维护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他们中有吴有训与冯友兰,明知自己手无寸铁,却依然每晚巡逻校园,守护着清华园;他们更组建了“步行团”,坚决不跨国转移,在自己的国土上宣扬着自己的权力。正是有这样一个个守卫着今天的斗士,中国才有了辉煌的明天。
弦诵幸未绝,素儒犹仰俯。西南联大师生一个个的举动可谓天真,但却动人。他们告诉我们立足当下,方能走向未来。
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让我们活在今天,不负自己,不负未来。

点评

这很明显是一篇从考场作文改过来的,确实有点划水  发表于 2019-6-2 21:57
西南联大的例子明显在凑  发表于 2019-6-2 09:15
个人认为蒙田的例子不怎么好  发表于 2019-6-1 20:4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
发表于 2019-6-1 17:15:26 | 只看该作者
心存神圣 明镜本真
魑魅魍魉,百鬼夜行,无数的传说都记叙这样一团阴影——夜幕降至,灯火微黯,恶鬼四出,霍乱世间。恐怖的非有形之体,而是无形,是人心中的邪念欲望喷涌而出,搅碎了心脏,让黑暗懵逼双眼。人心中有大恐怖,传说所存在的,是披着鬼影的人。
心中有恶鬼,也有神圣。儒家圣贤侦透本心,察觉自身两种矛盾相触碰,为引导人们与内心邪恶斗争,明镜真我,走向大同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慎独之理。
慎独阐释的是个人所处的一种独立而是的状态,非处幽竹烟缭,清流烟雨的桃花源地,内心却孤僻傲然,花红酒绿的嘈乱带来的纷扰,如浮尘,触而消散。内在清明台,所相对的,是自己真实的另一面,是自己的黑暗。没有逃避而是相面,没有颤栗而是平淡,慎独之镜,由根本洞悉自身。
自修之道,莫在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人心中存在欲望,金钱,权力,声誉,越想获得越是挣扎,抱着侥幸的心理向深渊试探,心灵撕开一道裂缝,怨念、贪欲一点点渗透,理智的掌控就轰然倒塌,寄存着我们本真的灵明被吞噬。
性本善,性也本恶,归于一体,而是自在观想,一切根源皆于本身,我就是心中恶鬼,我就是心中神明。察觉内心黑暗正为自己负面的缩影,刹那,两者相融,明了自我之理,达慎独之境。慎独,自始而今,从非是限制,非枷锁内心邪念,隐藏其行踪;非曝晒于烈阳,净化其苦楚。所带上铐链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一面,身乘重负,无法回首;所呈火焰之中的,是自己的不堪,点燃的回忆,轻浮内心,无法前行。
慎独,乃明生命之独立,感生命之珍惜,于内在自我达成契约。明晰自身所望,就消逝了对非我钱财的遐想,有若乎虚物,便平息金钱恶鬼,不胡作非为。理解本心存在,就清淡了他人观念,我心我所欲,温柔生灵万物,便安定了权势恶鬼,不胡思乱想。
慎独之道,处内心恐怖与真灵一起,协和平静,明镜本真。
清明台上,心存神圣,撕破拂晓。

点评

撕破拂晓?  发表于 2019-6-22 21:31
开头很有新意  发表于 2019-6-2 23:18
有点喝怕人  发表于 2019-6-2 17:11
利润越大,风险越大  发表于 2019-6-1 21:43
可能会碰到不喜欢此类文章的改卷老师  发表于 2019-6-1 20:44
可能会碰到不喜欢此类文章的改卷老师  发表于 2019-6-1 20:43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8#
发表于 2019-6-1 18:00:0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不会跑题了,哼
坚忍不拔之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面对世事难料的人生,看着脚下高低起伏的坎坷,唯有一颗坚忍顽强的心,才能润泥尘,抹坎坷,走出一方平坦。
  当下的人生,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时时直播的人生,永远不知道那一刻,会被滔天的巨浪打破平静。余波后,满地的是伏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庸人,纵有力气卷土重来,也甘愿放弃。风波后的天高海阔,云淡风轻,只有那些重拾气力,坚忍不拔的圣人才有资格欣赏。一次次人生磨难的冲刷,荡涤了松散的尘埃,磨蚀了粗糙的岩石,让温润如玉的圣人,熠熠生辉。
  坚忍不拔,是草籽出芽,顶起巨石;是酸枣结实,扎根石壁。就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而奋力伸出内心那势不可挡的嫩芽,淡绿的,青翠欲滴的,向着那初升的红日,将明亮的精神照亮世人。巨石般的苦难,不过是一次次磨练罢了。而那之后生出的枝条,只会更坚挺,更蓬勃。
  坚忍不拔,成就一人的不朽。“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黄公望,于46岁被诬入狱。已经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狱内的黑暗生活对他来说无疑使一个巨大的灾难。面对眼前这堵压抑到令人窒息的高墙,出狱后的的他,仿佛回到了十四岁,回到了那个神童的模样。小隐隐于室,大隐于山水的他,潜心钻研画技,调整心态,以花的绽放回报着世界。坚韧的心,让这位命途多舛的老人,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天空一片灰寂,四周是让人悚然的静。急切作战的湘军,毫无准备的驶入湖口,迎接他们的却是等候多时的太平军。看着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心中的忧愤,无奈冲上曾国藩心头。霎时,这位屡立战功的湘军首领面色赤红,失败重击下的他生起了投湖的念头,却被幕僚救起。幸被救起,不然万人的城邑可就归不回大清王朝了。面对这次失败,曾国藩深居山中,反思错误,奉“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为圭臬,仔细改正。再出山时,又是一条能治国平天下的好汉。坚忍不拔的他,顶住了压力,撑过了风雨,终换来万人的安宁。
  纵生活贻吾万千苦难,吾亦以不拔之志,破竹之势,迎头奋进。待我得益于之,归来依是少年。

点评

跑......文章多些意境上的补充和立意上的层次感会更好  发表于 2019-6-3 22:05
跑……归来仍是少年——确实显得肚子大,novote  发表于 2019-6-2 13:06
跑……算了,事例堆积太多  发表于 2019-6-2 11:28
翔哥说过,不要太多记叙 不跑题不跑题  发表于 2019-6-1 20:4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9#
发表于 2019-6-1 19:07:20 | 只看该作者
信念是鸟心自知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当一个人拥有了信念,他便再也不能被打败。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尘世纷杂,世相迷离,人们往往会迷失其中,从而失去本我,浑浑噩噩。当一个人的信念花粉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悄然拖走之后,便再也听不到涛声,嗅不出海的气息了,这样的我们心灵干枯,嘴脸丑恶。
纵观历史,凡有所成就者头顶总有一片星空,耳畔总是响起一阵阵鸟鸣,心中总是拥有一份坚定的信念。被梁启超评价为“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的曾文正公早年科举连年失利,却能成为挽大厦于将倾的晚清半圣,信念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信念给人们读书之志,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回望今朝,信念二字,早已镌刻入中国人的骨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密码。正如余光中所言:“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中华文化,延绵至今,早已紧紧和万千平民百姓联系在一起,文化是信念,是那柔却韧的细绳,将散落的珠子连成国家,串成社会。无论身处何地,城市或是乡村,异国或是它乡,只要想到中华二字,轻轻呢喃出仄仄平平,细细描绘出横撇竖捺,“我的故乡脸孔金黄,身体里流着图腾的血”便是永恒的信念。信念是鸟,跨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谱成一曲声震山河的爱国曲目。
当那料峭花枝又染了春寒,那玲珑叶脉又扰了夏雾,那凉薄秋风又醉了尘寰,那昔日初雪又点了红妆,流转的四季,似曾相识。我们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只因秉持心中那份信念,才得以在岁月中砥砺前行,只因本心所在,信念所坚,才熬过风霜雨雪,捱过白昼黑夜,只为心之所向,拼搏青春,岁月不居,时节易流,信念不改。
    你我皆风华正茂,有如扶桑初日升。正如《西游记》中所言:“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倘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之不懈奋斗,那么遥遥频望处便是乌托邦。信念这只鸟儿,亦会抟扶摇而上万里。   
从青丝到白雪,从朝颜至迟暮,光阴如过客,万物为逆旅,斗转星移间,唯有信念亘古不变,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因信念在时光那端留下印入史册的痕迹,因心中信念,于永夜里有了引路明灯;因心中信念,于人生路上有了前行动力;
八面风来山镇定,一轮明月水清深。纵使白云苍狗,时移世易,我们也要坚守信念,凭心之所向,依信念前行,成为为自己披荆斩棘的勇士,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点评

????????  发表于 2019-6-2 21:01
刚经历料峭的花枝染了春寒,度过鸣蝉微微扰了夏雾,及到凉薄秋风醉了尘寰,如今,该是这初雪点缀红妆的时候了吧!想想,时光总是无声得让人害怕,往往还没来得及做决定,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皑皑的白雪解意的覆盖了这一年的欢欢合合。雪,它温暖了整个冬日,带来了银装素裹,黯淡了疏影斜栏。  发表于 2019-6-2 17:11
“当那料峭。。。”引用很好,但能不能自己再仿写一段  发表于 2019-6-1 20:0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1#
发表于 2019-6-1 20:34:34 | 只看该作者
心在,美在

       丰子恺曾言:“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生活没有放弃谁,美亦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活着,难道不是为了那大地中的盐味,觉得尚有意义吗?
       然而,在急流之下,一片片钢铁森林崛地而起,心灵开始麻木,美觉也渐趋平淡,一切的平凡和无聊化为过眼云烟。重复地劳动,规律的生活与没有心灵的想象,创造的不过是一个个生命的罐头罢了。
       埋怨生活并没有意义,只有你的心接受了生活,生活才会接受你。你大可做与自然相处,独居瓦尔登湖的索罗,亦大可做逃避纷繁尘世的陶渊明,但无心者,何处皆烦扰,何处皆喧嚣。
       “穷人的家在天空,在山林,在远方,在河海交界的地方……”穷者虽穷,心却不穷。一颗不缺乏发现美的心,何处又不是家,何处又不是最美的风景?“知足天地宽”,不知足者,无处不乏美。不如将闭塞之心打开,以一心容万物,拥抱世界。夜静之时,独待海棠花盛开,聆听虫豸之华章。黄昏之时,和门前受人注视过很久的小花坐一会儿,在渐渐升腾的空气中轻嗅花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言得之。
       美应当是纯粹的,但又是主观的,人人皆可谓其美,而美亦可为不美。曾文正一语:“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不能保有一颗看破红尘之心,而在泥沼与苟且之前停滞,何处又有理想中的芳草地与诗意呢?过去也好,远方也好,都是人生,但它们都只是这浩瀚图景的一部分。一切都无所谓永恒,在数千亿年寿命的宇宙中,又有何不可言其为一瞬?一年四季,春花秋月,纷繁变化,稍纵即逝。若待春花至天荒地老,恐是要待到人比黄花瘦。春花美,秋叶亦美,夏草美,冬阳亦美。“风景这边独好”,远不比“风景无时不好”。
       心是一颗飞扬的柳絮,寻觅着自己的归宿,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漫无目的并非沉浮于世,而是遵循心中所向。它不担心失去,因为它将在那里落地生根。
       心在那里,美就在那里。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2#
发表于 2019-6-1 21:34:07 | 只看该作者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这里荷花开了,阳光落下来。
  这是沈从文先生在文革时期,于漫无天日的牛棚中写下的。但在如此困境中,随着他的身影,却仿佛随着一尾扁舟晃到了诗画中的江南水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云淡风轻,“我心自有白云青山”的安逸闲适,他们都是在逆境中成就自己一生的人。
  千百年,文人骚客皆浮沉官场,忧于世俗。但不被赏识的悲哀总会如潮水般漫过壮志的火焰。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选择醉心山林、独看晓月。在贫瘠里寻找安逸,在逆境中寻找光芒。
  正如顾城曾在诗中写道:“我端起那杯苦酒,对生命说不够,在需要心的地方放上一块石头。”我们既然无法拒绝这杯苦涩的人生之酒,那就将它视若珍馐,享受生活的青涩与甘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跌乘。如今的我们在诸多苦难中摸爬滚打,虽脆弱如苇草亦韧如蛛丝。不畏苦难,不惧难至,不囿于苦楚,不困于悲绝,化其为风,凭之扶摇九万里。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之时光。曾国藩一生跌宕,受人猜疑、遭人唾弃,但他却在书信中写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就像俞灏明说的那样:“无论我的身体受过多少伤,但我的灵魂没有伤疤。”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即便我们追随着自己的溯源,却始终到达不了永恒的长鸣。但仍可以在孤独的寒夜里乘上自己的方舟。
(不畏困难)
  

点评

前程万里一句可以  发表于 2019-6-22 21:28
又是立论不足  发表于 2019-6-22 21:27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