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海子: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复制链接]
13#
发表于 2019-6-15 23:00:30 | 只看该作者
心怀理想,面对现实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写下了这句诗后不久,卧轨自杀。他的心,向往着美好,可现实往往不如所愿,生活的不幸,使得海子选择在山海关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海子虽然有着美好的理想,可是由于被现实所迫,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而他却逃避了现实,酿成了这起悲剧。
        对于理想与现实,人们常常处于一种纠结之中。是沉浸在理想中不出头,还是在残酷的现实中混着呢?
        宋朝政治家范仲淹小时候家庭清贫,划粥苦读,为实现理想而与残酷的现实奋斗,最终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政治家。反观骆驼祥子,他在自己的三起三落的打击之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逐渐沦落为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没有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等待到来的只有失败。为了理想,人应当在现实中奋斗,逐渐发愤图强,逐渐使理想成为现实。
        但是,人也不能心无理想,一味地之在现实中迷茫。我们没有理想,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依旧能够生存,但是这对于我们是缺乏意义的。人生需要的是自由、满足和光明,而在失去理想之后,会随之失去的是对当下的迷茫,没有了美好的需求,人生对于自己的意义也会失去。
        新闻媒体常常报道人们自杀的现象,究其原因依旧是生活的不顺利,导致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对理想的迷茫。人生就像心电图,活着就不会一帆风顺。不顺利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就此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生活的美好也将全部化为乌有。谁知道,不顺过后,生活的美好是否变回来到身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命运的挫折后,才可能实现理想。
        理想是人对未来的美好的愿望与蓝图,而现实是人的切身处境。人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从现实出发。尽管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遥远,而且其中有高山大河的阻隔,常常给我们带来挑战与绝望,但是,我相信,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4#
发表于 2019-6-16 00:3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薛诗涵 于 2019-6-16 00:35 编辑

月亮,还是六便士?
    切·格瓦拉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但是,难道月亮与六便士,我们可以兼得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早就犀利地指出人类身上的劣根性,普天之下,芸芸众生,都为着自己的利益奔波不歇,有多少人会停下匆匆的步伐,想一想自己的理想?又有多少人愿意客观理智地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行动?人们心浮气躁,无暇思考,只能为他们所认为的“要紧事”抓耳挠腮、心急如焚。
    有人说,理想与现实是两架马车,并行不悖。理想是激情的发动机,理智是行动的方向盘和刹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海子啊,说他是个以梦为马、笔耕不辍的逐梦人,却也是个不愿接受理想与现实差距差距的诗人。他,天资聪颖,写出的诗犹如深渊,没有尽头,深意无穷,却引人窥探;他的诗,影响了一代人,也改变了一个时代对诗歌的概念。正如他自己所言:“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也要将此火高高举起”,他将那微弱却明亮的火生起,越举越高,直到照亮众生,直到照进人们的生命,边说着“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边让人们相信世间的无数美好与柔软。
    但是,30年前的一个春日,山海关,火车鸣笛,身边的书页翻过,在为他祈祷,严夫子一语中的“要么向现实妥协,而成为精神死去的普通人,要么永远不低头,仍成为肉体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他的离去,是对现实的无声反抗,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是对自己所遵循的“道”的朝圣。
    “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只能如此。”
    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之中,拼命想要平衡两者,垂死挣扎……渐渐地,自己都开始分不清自己到底想要朝着哪个方向前进。结果一脚坠入黑暗,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站在了一个和理想相距甚远的地方。
    也有人甘愿将理想深埋心中,放下四海为家,以天为床地为被的渴望,回归柴米油盐,琐碎日常。但他们也甘之如饴。“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使人们回归现实的,大概就是心中的爱吧。这不就如《寻梦环游记》中所说的“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吗?
    月亮,与六便士,你愿捡起哪一个呢?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5#
发表于 2019-6-16 04:35:28 | 只看该作者
愿这诗性不倒
我们代代都是在诗歌中长大的。
80年代的那一辈人,他们是幸运的。他们经历了海子,顾城,他们见证了诗歌由无到有。90年代的人,21世纪的人也是幸运的,他们不再为诗狂热,也不用承受那拥有却又失去之痛。诗歌是个美梦,有的人做了千年,有的人做了十年。而现在,有的人选择瞪着眼睛守到天明。诗歌的梦,终究是要醒了吗?
“那个时代,你不写诗不正常,这个时代,你写诗不正常”。唐诗宋词冲刷了多少代中国人的灵魂,中华文化半壁江山可以说建立在诗歌之上,可现如今诗歌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仿佛不曾来过,只有过去,没有将来。终究时代改变了人们,一个潮流的新生必然生机勃勃,但没有永远闪耀的太阳。诗歌也终究不再裹挟着众人,他不是消逝,而是超越,以一种更轻盈的姿态向前飞奔,一骑绝尘。
曾经的诗歌不似现在高贵,神圣,更像一种生活情趣,人人都可以为尧舜的随意,红楼中丫鬟小姐吟诗作对,两晋时谈玄名士曲水流觞,诗歌占据了他们所有的精神空白,甚至在唐朝上升至科举层次,自然人人皆诗人。80年代也不同,那是个充满希冀的年代,幻想大于实际,人们刚刚看到了中国的飞跃,心中有着万丈豪情,他们有的是希望,有的是诗性,于是诗歌成了潮流,引导万民,催生了海子,顾城,带来了朦胧诗。
海子,他和他抗争精神的性格直接推动了那个时代。“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海子的诗句有他的积极,有他的抗争,但没有他的消极,他愿所有人幸福,而自己面朝大海。诗人的浪漫,孤独的灵魂。海子的诗是美的,是超越的,像梵高,将美流传万事,而自己则义无反顾的奔向生命的下一站。毫无疑问,海子为诗歌留下了浓墨重彩。
而现在,诗歌的狂热褪去了,可仍有坚守诗歌的人,就像卫星,经过层层助推,抛下辎重才能直上云宵,金字塔塔尖的人们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他们在做他们的事。不可能每个人都做梵高,但可以每个人都热爱美好。诗歌,承载了中华文化部分最美好的东西,我们只有紧紧握住,才有机会让这丝薪火,代代相传。
愿这诗性不倒,万古长青。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6#
发表于 2019-6-16 08:17:48 | 只看该作者
诗国之民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诗的雏形,就这么从先民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诞生了。简单精炼,富有韵律。自其降日,诗就与人的灵魂定下契约,打上了一个看不见的烙印。灵智渐启的同时,人们衣食餍足后便不再满足于生存,因为这个烙印在隐隐发痛,因为人的灵魂缺少了诗的一角。
于是便有了《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深情思恋,《离骚》中香草美人的寄怀。《奥德赛》中“世间万物,唯人性本懦。”从单纯的不自觉的低沉吟诵,到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自被动而自觉,自生活而精神,诗歌正在悄然蜕变。
木心曾有言:“听得见的是修辞,听不见的是诗。”寥寥数字,承载的是一个纯粹的性灵。“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海子的自我毁灭虽令人唏嘘,但看着他留下来的诗句,让多少人更加的地热爱着这个世界。诗歌不仅仅属于创作它的人,更属于需要它的人。当你读到某一句诗时,心脏都在更加卖命地搏动,灵魂也舒服地一颤,那就是你找到了生命缺失的部分。每个人都是诗国之民,谁敢说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诗呢?
与诗相伴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烦闷寂寥时,稼轩写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当人们仰望着夜空时,张若虚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自生活私情到富有宇宙意识的发问,诗一直陪伴在我们的左右。当世人因生活之困而苦恼或因学识而过于自满时,波斯诗人说:“我醒时穷,醉时便是富翁。”尼采说:“我赠予与分发,直到智者再度乐其愚,贫者再度乐其富。”诗像一位智者,从旁指导着向生命朝圣的人们。
可是现在,诗的存在感日益降低,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多,悬在人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在一点一点地落下来。芥川龙之介曾写道“理性交给我们的,最终是理性的苍白。”绝对理性的世间里,有着太多的歧路与掣肘。当今的人们多笃定地踏上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道路上,却不知自己已病入膏肓,深陷水火。没有了诗中的风花雪月,如何繁华的生活都只会带给人无尽的空虚感。缺少了诗的灵魂,终将被太阳融化掉华美的双翼,葬身于阳炎烈烈。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诗,或许是诗国之民最后的伊甸园了。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7#
发表于 2019-6-16 11:07:36 | 只看该作者
海子
热忱
      每个人在自己漫漫的生命长河中,总有一些热爱和珍视的东西,于是即使是逆流而行或是河道蜿蜒曲折,我们都会激流勇进,决不后退。支撑着我们劈波斩浪的来自我们内心的力量,便源于我们对所爱之物的热忱。
      心理学上,有一个杜利奥定律:如果一个人失去热忱,他就会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精神也会不佳,一切似乎都不在状态之中。没错,如果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去到挤成沙丁鱼罐头的一节节地铁车厢里,不难看到一双双空洞的眼睛和疲惫的面容,他们无聊地刷着手机,麻木地接收着与自己无关的信息。这些人大都已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一样,每一天都无精打采地苟且着,对于他们来说,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已。
      因此,热忱是促使我们奋勇前进的最根本的动力,某个人对某一样东西的热忱,最终可以使他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海子在朦胧诗大热的年代,非常热爱诗歌创作。他将自己的感情与生活相融合,创作了无数的文辞华章。不过那时的诗歌界人才辈出,虽然海子有才华,却少有获奖。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关注,他也未停笔,正是因为他对于诗歌的热忱,他才能在默默无闻,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写出诸多精妙绝伦的诗句,打动读者。用自己短短的25年生命,在当时的诗歌界点燃一把不容忽视的火炬,散发出璀璨而又耀眼的光芒。
      查尔斯史考伯说过:“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就像是天资平平的曾国藩,凭着他对读书的一腔热情成为了晚清半圣,与孔子和王阳明齐名;也如怀着对诗歌无限热爱的顾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
      拥有热忱之人是完整且幸运的,而失去了热忱之人,灵魂必定也有所缺失。正如塞缪尔·厄尔曼所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灵魂的颓废和缺失几乎是不可弥补的,带着这样的创伤,想要飞高之人便不可能再翱翔于渺远蓝天之上,悠悠白云之中,时时都要冒着坠落的风险;而远航者也失去了指引方向的灯塔,不可能再在漆黑的深夜航行,也不可能再在迷雾深处前行,处处都要受到限制。在悲哀降临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心怀热枕,不被逐渐消逝的岁月磨平我们对最初梦想的追求。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8#
发表于 2019-6-16 11:26:06 | 只看该作者
永葆赤心 虽死不朽
      “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一列火车疾驰而过,伴随着震天的巨响,一位文学巨星就此陨落,世间再无海子。
      无数人陷入了沉思,对于这个年仅25岁的青年的离世,是这个世界的错,还是其本人的偏激所成?
      赤子孤独了,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想,海子成功了。他成功的将那个污秽不堪,那个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全然抛弃,有只身一人走进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国度,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神域,或许只有在那里,他才能追逐上太阳,完成在人间犹未完成的梦想。
      严杰夫曾评价海子的死:“要么向现实妥协,而成为精神死去的普通人,要么永远不低头,仍成为肉体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 ”诚然,海子成功了,他的赤子之心得以保留,而海子的名字,将会为人们所铭记。
      在这个纷扰喧嚣的世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甚少,而能守住内心的一方净土,不顾任何代价的人更为稀少。前者,我们称之为贞士,后者,我们称之为赤子。而赤子注定是孤独一生的。诚如《烟火里的尘埃》所言,“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如果世界听不明白,对影子表白”,或许与赤子为伴,形影不离的,也只有影子了。
      昔者,徐弘祖早已立下“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誓言,并穷极一生,至死不休。面对传统的科举中第,面对诱人的功名利禄,徐弘祖毅然选择了以地为床,以石为枕,以天为席的奔波。随身带着一把铁锹,说下“死便埋我”的豪言。面对挚友的质疑,他便以“吾好之”来回应。于是,又一位赤子便诞生了。或许他的归宿注定不是病床,不是沙场,而是荒郊野岭。
      对于徐弘祖,人们不解于他的志向,在那个认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代,科举的中第便是成功的唯一标识;对于海子,人们更是不解,正值芳华,却选择了最为极端的方式了其一生,这样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愚蠢的,不值得的。
或许人们能从千百种角度去批判赤子们的选择之愚昧,却唯独放弃了从赤子本身的角度去面对他们的结果,因为在凡人眼里,赤子是无可理喻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衡量价值的标准,是依据它与功名的距离,与财富的距离。而赤子的标准,便是它与心之间的距离,心之所向,虽死不惜。
     愿赤子在他们自己创造的世界里,都能追寻到那颗属于自己的太阳。



未按照杂文的格式来写,心里慌得一批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9#
发表于 2019-6-16 11:45:33 | 只看该作者
拥抱挫折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牢底坐穿”人生的桎梏既然难以避免,不如泰然处之,此刻立的定,坐的穿,人生的迷楼便不难飞跃,天空便不再触不可及。
  可你知道的,侵入骨髓的当代病症便出在此,消沉,精神颓废,成了青年的新面孔,匍匐在地成了当代世人的行路方式。如今,丧文化成了沦丧者的通行证,人间不值得成为失败者的墓志铭。
  陈忠实先生有言“人生没有永远的黑夜,世界也没有永恒的冬天”。此刻的勉为经营,步履维艰也许是一次考验,生活总是将熬得住的人留下。待得那云销雨霁时,人生便是另一番光景。肤浅之人初品挫折便丢弃了生活的勇气,在对命运的悲叹中了此一生。却不知,我们看错了挫折,反说他欺骗我们。古人云:“穷而后工”,物质的困顿反而是精神的肥料。后主李煜的赤子之心在国破时才得以体现,其词的格调便自成高远;苏轼也唯有在历尽千帆后,才悟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佛家理韵。“杀不死我的,只能使我更加强大”。正如鹅卵石在水的磨砺中臻于完美。正如凤凰在火的沐浴中涅槃重生。
  挫折于我们而言,不应是消沉的代名词。“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是的,每每生活迫使我低到泥土里去,我便愈发迷恋云朵的芬芳。每每困于桎梏,心中的一腔热血便作燎原之势,渴求一泻千里的酣畅。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我们以挑战者的身份对挫折宣战:纵使你的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自以为人生逆境的态度应为此等4种:一为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为怨天尤人,满腹牢骚;三为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为泰然处之,尽力有为。身处逆境,倘若自己消沉,生命的色彩便真如秋后的苇草般倒了下去。不如泰然处之,尽力有为,在彩色里迷恋黑白,在黑白中朝圣彩色。因为泰然处之,你很自然的处理一时的狼藉,不至于乱了阵脚,因为尽力有为,你在你有限的生命中,寻得了生存的意义。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0#
发表于 2019-6-16 14:19:47 | 只看该作者
人间四月
        人们常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却少有人看见“山寺桃花始盛开”。若想找到不一样的人间四月,就必须对生活与生命有独到的见解。
        在海子的眼中,北海道是一个满天飘雪,落下的白色淹没一切的地方。而他自己,却是鲜艳的红色。在这白色的王国里,超脱一切,却无人在意。他怀抱信仰,向死而生。成为以梦为马的少年,成为这茫茫雪域中最澄澈的湖。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这是海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海子的幸福来源于他暗淡的人生,这听起来搞笑且滑稽,着实又让人感到心酸,又温暖。他乐观潇洒,却又偏执。他曾无限热爱,却又无限绝望。最后空有一身疲倦。如果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那说明我还是个孩子。如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便努力去融入这黑暗,说明我长大了。海子便是努力让自己还是个孩子。
        想想这正处于上升状态的人类社会。有多少成年人,抬头望着光明,身体却不自觉地遁入黑暗。这样的社会无疑是进入到了一种“人间四月”的状态。你若是想生存得好,最好待在城市里。你若是想生活得好,最好远离城市。更多的人选择了前者。而城市里的乌烟瘴气,必定会把一个人染得雪白。若是想自我超脱,只好将自己染得鲜红,海子便是这样做的。他将最后的孩子气撒在了这黯淡的社会上。
        若想在这人间四月中找到那一片山寺桃花,还必须得学习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味的强迫自己苦中作乐不是良药,一时效果虽好,却无法根治。更多还是得顺从自己的内心。本知这世上没有桃花源,何不在心里自己建造;本知山寺门前门可罗鹊,何不自己想象这里桃花盛开;本知自己的窗前乌烟瘴气,何不想象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鲁迅曾说,人生只有活着,才会有所附丽。我想在鲁迅先生看过人世的黑暗之后所说的活着,和陶渊明,海子所说的大概是一样的。
        人间四月,虽被太阳温暖,又被大雪覆盖。人的快乐与此大径相同,顺从内心,便能看到盛开的山寺桃花。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1#
发表于 2019-6-16 15:30:06 | 只看该作者

海子静卧在铁轨上。
周围的喧嚣愈发渺远,他的思绪渐渐飞向远方……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耳畔传来叹息声——只见一女子微微颦蹙,双目含泪,眺望远方,原是思妇怀远;“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征人在外采得美花香草,却欲赠不能,是离人思归,”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感慨人生短促,“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怨愤世态凉薄……古诗十九首,像时空隧道中的一束光,点亮通往汉魏六朝的漫漫长路。
从古代走来,海子猛然发现大地上一望无际的田垄被谱写成最美丽的诗行。或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向往,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抑或是“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的闲适,陶渊明让许多人本觉拮据乏味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新鲜感。华兹华斯成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带人们俯瞰“如银河的星星般闪耀“的金黄水仙,看“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竟从未发现自然是如此奇崛秀美。
他继续前行。见一位年轻人慷慨激昂,目光坚毅,尽管在文革的黑暗时期,仍“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那是食指。“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北岛坚定地、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道。他们给峡谷中绝望的人们点亮一盏灯,人们向他们围拢,希望被点燃,仿佛看见未来的曙光。
向着明亮那方,年幼的顾城率真地写下《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他看见小花“金黄的微笑”,看见石头“露出善良的牙齿”,看见“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他的童心,似光,照亮灰色的、麻木的人们,唤醒那份最初的童真与稚气。
“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的广袤空间,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迷失了方向。”辛波斯卡的哲思与冷峻警醒着人们。布鲁格的两只猴子“用叮当作响的轻柔铁链声提示我”;博物馆中“皇冠的寿命比头长,手输给了手套”;在“四面雪崩的墙内呼唤雪人”;遗憾“我们未经排演便出生,也将无机会排练死亡“……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物,却被赋予如此丰富的意义。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人们的习惯蒙蔽住他们的眼睛,不易“见”着那些有趣的东西,而诗人的“慧眼”却能点铁成金,诗的字字句句,力透纸背,如光引人们求实求真,不断追寻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诗人是上帝的琴,是特殊材质的人,他们以短暂、绚烂而痛苦的生命,留给我们灿烂的诗篇,他们用作品带给我们的,不是忧郁、痛苦和恐惧,而是一滴纯正的光明,一滴永恒的快乐。
“哐当、哐当”,火车朝海子驶来。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闭上了双眼,微笑着。
他看见了光。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2#
发表于 2019-6-16 16:12:49 | 只看该作者
                  逐日之弓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谈及一物,或远或近,似在眼前,却总隐晦在朦胧之云雾之中;似握拳便可攥在手中,人们却畏惧于其光热。虽此,追逐之人不为少数,无数人终其一生,拖着被灼烧至血肉模糊的腿奔向它。它是太阳,或是理想。
    屠格涅夫曾云:“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我说“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人生之路会无比平坦。”实是如此。理想不像金钱,不像亲人朋友,不像一处居所,它不是支撑生命的横梁,却不可缺。理想是生命旅者的精神食粮,虽无味,甚至苦涩,人却喜食之。选择逐梦,便选择了一条与平凡之人不同的道路。看似荒漠万里,却能品到另一条康庄大道上没有的生命之花,人生之水。荒芜之中,尤显娇艳;干涸之中,尤显甘甜。
    总有迎合平庸之人畏惧悬壁之巉岩不可攀,向这条蜀道摇了手。他们走在这条挤满平庸之人的大道上,低下头日复一日地重复无味的行程,渴了便拿出锈迹斑斑的水杯,困了便躺在这路上任人踩踏。或有已觉无趣之人,不愿回头重新选择道路,而是在脑海中映射那群选择另一条路的人在烈日炙烤下挣扎的窘相,殊不知那群人已在他们被践踏时走出荒漠,溺在缤纷花海中,伸手触碰自己追逐已久的太阳,多么耀眼,多么柔软。
    故追逐太阳,追逐理想,必会面对刺眼的阳光。但如顾城所云当泪的潮涌渐渐退远,理想的岛屿就会浮现。伊卡洛斯不畏烈日灼烧背着蜡做的翅膀一头冲向烈日,熔于空中,怀抱信仰,向死而生。海子也同他一般,执着梦想,简单随性,他是乐观潇洒的可他又是偏执的。他曾无限热爱,却又无限绝望,空有一身疲倦选择了死亡。他们并没有这烈日打败,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这次行程。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正如北岛所说,我们应当忠于理想,忠于当下。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晚年》中写过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这可能就是最为纯粹的理想吧。忠于理想,便是忠于生活,便是对生命的一纸长情。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愿你同一张逐日之弓,将自己的人生射向自己的太阳。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3#
发表于 2019-6-16 16:41:09 | 只看该作者
不合时宜

文革时,在一次大会宣布将“叛徒,内奸”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的隆隆雷声中。有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默默攥紧着手中的反对票。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没有身兼高职,但她的名字——陈少敏却成为当时刘少奇心中唯一的慰藉。


至少,还有一个人。


自然,这位坚定的女人被划入了右派,可这回却连那个一也没有,就像大会上面对刘少奇的求救,人们趋之若鹜,即使是部分知情的人士,也只会冷笑着说一声,活该,谁让他从群众的浪潮中脱离,真是不合时宜。


是啊,不合时宜,多么轻飘飘的一句话,似乎问题症结一下子就找出来了。都怪她不会看形势,就应该跟着大流走。于是。不知从何时起,审时度势成了我们必修的一堂课,从小时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学会看别人的脸色,学会跟着大部分人走,我们也乖乖开始改变,开始学会隐藏在人群中,学会省略自己的观点,学会在某些与众不同的人迈出一步时收回自己停在空中的脚,然后加入众人嘲笑的浪潮。


这大部分的我们便成为了那一个最大的一。似乎所有人都戴着同一个面具精心准备着每一个时刻应有的表情,貌似所有人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但那故事却又出奇的一致……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于是总有一些人不合时宜地跳了出来,他们望着周围的黑暗,终于无法忍受这种安排好的剧本,高喊出“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也要独将此火高高举起。”于是周围的声音不约而同的停下。可他们的动作还在继续。帕斯捷尔纳克们为了营救曼德尔施塔姆只身跑到克里姆林宫求援。克里玛也果断拒绝了那辆出国的列车。或许他们的行为只会引起众人更激烈的反扑。可就像克里玛所说的:“为什么我要离开这儿,我喜欢在布拉格大街的鹅卵石上散步。”这于事无补,但血性和良知历来如此,勇敢者永远不聪明,永远做不好,损失度是识时务这些内容的话。可这也正是不合时宜的耀眼之处。那种孤独的负荷与承受那种螳臂挡车的悲壮。他们禹禹独行的身影终究还是为后来的人指明了一条出山的路。


在黄昏之时,丝丝缕缕的黑暗才会蚕食掉光明,而清晨只需一缕微光,便可打破整个黑暗。


不合时宜的荒凉,便以此筑梦,万里蹀躞,终究因此而归。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4#
发表于 2019-6-16 16:42:37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如梦,一世繁华
一道流星,擦亮了夜空。
他从天的镜头飞来,闪耀着名利的光点,苍穹中的一道弧线,照亮了,日日夜夜肆乱的星。
如果说流星雨是世间的浪漫,也有人言,“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也许人人都想去做照亮星空的人,但又有多少人,不被无限蔓延的黑夜吞噬,成为历史长河中一点淡淡的泪。
童话世界是美好的,于是有人把生活过成了童话。人生如梦,梦总是充满幻想而不切实际,又总在突然的瞬间戛然而止,悄无声息。画船听雨眠,生活是一句诗,把情感世界当成了真实世界。一个可爱的诗人,一条默默前行的火车,人无迹,血洒地。压的破破碎碎的,还有一点点梦的影。
难道说,充满诗意的生活,带来的只是一个生命的湮没?
    日本作家太宰治,不满于世间丑恶,与一女粉丝双双跳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一句一句有力的控诉。也许在诗人的眼中,世间太过黑暗,像黑洞一般,来者不拒。在那儿,众生受到碾压和撕裂,失了心。黑洞碾不碎的,只有人间的一丝温情,坚硬如金。许许多多的人成了黑暗的陪葬品。多少人不满于摧眉折腰,以死明志。更多的人因为一点过火的野心和凶恶的贪婪,失去性命,不公造就的战争,大大小小,又有多少是正义的化身?到头来流离失所,尸骸无寻,人生在黑暗中终结。
于是,海子的死是不满于世界与理想过大的反差。世间的黑暗不是一人就能逆转,正如一只瘦弱的木桨不能改变海流的方向。诗人的脑子总是异常简单,便是将一切理智化为情感的力量。夸张的想象,总会把朴素当作贫穷,把平静当成索然无味。许多的事,理智得占上风。人心不同,千人千面,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皆智慧,人皆善良,如此单调,社会便无其存在的意义。没有黑暗何以论光明。
世间是美好的,人间的快乐只能在短时间为少部分人所有,而至善不存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美好不会灭绝,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罢了。重要的是,相信美好存在的人,才会发现真正的美好。
我们爱对流星许愿,恋人们总在流星下,牵手相偎。不知天边滑落的星星点点,是谁人的梦……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