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叶赛宁:野花的绽放 泥土的芬芳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2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奖励! 每人限 1 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31 16: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野花的绽放 泥土的芬芳
俄罗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叶赛宁
叶赛宁,一个倾心于乡村,却又流连于城市,最终又毁于城市的抒情诗人。400 多首天才的抒情诗,3 次失败的婚姻,30岁短暂的生命,他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一个“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极其典型的俄罗斯诗人”。
高尔基对叶赛宁曾有过一段著名评论:
  谢尔盖·叶赛宁与其说是个人,倒不如说是自然界特意为了诗歌,为了表达无尽的“田野的悲哀”,对一切生物的爱和恻隐之心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器官。
田野上的金色童年
叶赛宁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时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演唱的宗教歌曲和保姆讲述的农民故事,对幼年的叶赛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之路。
长期的乡村生活培养出诗人对乡村田园的深厚感情,他一生都以童年到处可见的乡村自然风光和平凡普通的乡村日常生活为最基本的审美对象。
他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诗中,创造出一系列清新自然、生动鲜活的诗歌意象:麻雀、孩子、阳光、铁铧、月亮、爷爷的帽子……这些寻常的乡村景象在诗人心灵的观照下闪耀着质朴自然的纯美。
俄国的“乡村”对于叶赛宁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居住地,它升华成一个由乡村、祖国和大自然组合而成的有机体,是叶赛宁情感的聚合和投射,也是他永恒的创作源泉。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童年与成长、文学创作、亲近自然等,如2017年北京卷《说纽带》,2015年福建卷《路》,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示例:
  童年是生命对一个作家最大的馈赠,是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是作家的精神皈依。
  遍布白桦林的梁赞,是激发叶赛宁诗歌灵感的缪斯;荡着乌篷船的鲁庄,是滋养鲁迅散文的丰厚沃土;贫瘠的东北高密乡,是指引莫言小说的路标。那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同风筝的线,牵绊着作家的脚步、文思。
夹缝中的精神危机
叶赛宁诗歌中不加雕饰的自然之风在城市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191511月,叶赛宁凭他的第一部诗集《亡灵节》一举成名。第二年,叶赛宁与极具艺术鉴赏力的职员拉伊赫结婚,在城市中扎根。
城市给予了诗人财富、地位与爱情,但对于他来说,最亲近的仍然是梁赞的沃野与白桦林,而城市始终是一个让他感到陌生和不安的地方。这里多是刻薄冷酷的评论家和处处与他为难的同行。
为了荣誉与更好的物质生活,他努力地想融入城市,却又抑制不住对它本能的厌恶与抵制;他想逃离开来,却又摆脱不了城市生活方式对他的诱惑,以致他在城市泥潭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1918 年起,叶赛宁开始与马里延果夫等玩世不恭的意象派诗人为伍,之后叶赛宁陷入了“用种种污秽给自己诗神脸上抹黑”的混沌时期。他经常出入舞厅酒吧,放浪形骸,四处寻欢作乐,时常酗酒滋事。不久,叶赛宁原本美满的婚姻就此破裂。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环境等,如2013年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2013年湖南卷《闯荡/归家》,2011年广东卷《回到原点》。
示例:
  当陌生的社区取代了熟悉的乡邻,当冰冷的生产线代替了田园牧歌,我们还会不会像走在黄沙梁的刘亮程一样,为一棵长歪的树而担忧?
  我们还会不会像站在莫斯科的叶赛宁一样,为牧场挺拔的白杨而歌唱?重建乡土,不是重回愚昧与落后,而是通过重拥枫溪石渡的自然田园,来寻找心灵皈依的桃花源,充实内心的空洞。
冲突下的纯洁心灵
终其一生,叶赛宁与城市之间的张力都折磨着他。他用以麻醉自己的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也让针砭者斥之为“颓废诗人”,但这并不能掩盖他本性中良善的一面。
叶赛宁的许多诗作,如组诗《无赖汉之恋》,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赖汉、妓女不吝赞美,透露出他心灵深处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悲悯。生活中,他不但用自己的稿费来补助还在乡村的亲友,还将父母双亡的堂兄弟接来同住。
他与诗人克留耶夫因相同的背景和艺术追求而结缘,又因为迥异的个性和艺术之路而疏远。但每当克留耶夫生活窘迫时,他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叶赛宁自杀后,克留耶夫悲痛至极,写下著名的《哭谢尔盖·叶赛宁》以表达对他生前救助自己的感谢和怀念。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悲悯、纯洁心灵、作品与人品等,如2019年浙江卷《“作家”与“读者”》,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2015年浙江卷《文章与人品》。
示例:
  言未必为心声,文未必如其人。作品有时是一面哈哈镜,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人品。
  呼吁清正廉洁的培根,在著作中阐述了对贪污腐败的预警防范,却又戏剧性地因贪腐而入狱;叶赛宁因《无赖汉之恋》中,对无赖汉和妓女予以赞美,而背上“颓废诗人”的恶名,但这终归不能掩盖掉他对底层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悲悯。由此观之,文字作品并不能完全作为我们认识作者的依据,若想获得更完整的认知,其言其行也要加以考量。
叶赛宁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既是时代风云变幻的缩影,也是旧式乡村一曲哀伤的挽歌。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使得乡土成为人们心中不时发作的隐痛。
练笔:
舌尖上的乡愁
曾经不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曾经认为此心安处是故乡,曾经质疑龙应台说的“国可以不被爱,但土地和人民可以被爱”。
    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这是归处,也是值得魂牵梦萦的地方。
初秋,冷风拂过繁体字的牌匾,洒下燕子孤寂又单调的鸣叫,我们在台湾古镇的街道踅着,期望找到店铺打发即将踏上归程的空虚的灵魂。店内水磨石铺就的地面稀落放着几张桌子。“你的招牌赤豆元宵。”我捧起碗来,用勺子轻舀着一个珍珠似的元宵,那湿润感与温和漫延开来,如同晕染的油彩,竟为这样的秋日增添了不少生机。我一口咬下赤豆元宵,绵密醇厚的口感伴随糯米的清香席卷氤氲,摄入心神。我舔着唇,一口吞下半只元宵,清香的味道经久不散。在舌尖勾勒出一派温婉清爽,是那样执着。再看这碗元宵,又有些不同,每个元宵的中央都点染着一抹红色,透过四溢的热气我隐约在上面看到两个小字“望归”。
     “望归”,我小声嘀咕着。店主人解释,这里本是小镇出口。两代人都是从这里出发,走向国外、大陆,追寻亲人与理想。他们临走前都会点一份元宵,表达这样的寓意,游子盼望回归,亲人盼望海外游子回乡。种种相思化作碗边一抹赤色,提醒着游子家在何方国在何方。
    再咬下元宵,这味道便多了一丝坚韧与执着,萦绕于舌尖便多了一分温暖与期盼,我想象着几个年轻的书生,一袭白衣,策马驰骋寻找开辟天地,而他们的家人站在路边,眼中的期待与追念凝刻在泪水里,变成了万年不变的执著。那思乡化作遍溪的桃花,沁入心脾,我似乎明白了很多。
    所以渐渐地,我懂了余光中前去台湾寻父,说出“纵使焚身烈火之中,那唐魂汉魄永驻于我的心间”;林毅夫这位年轻的军官向厦门走去;连战赶回福建祭祖;龙应台的父母南下避难,四十年后回衡阳寻找最小的女儿。于是我对龙应台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土地与人民构成了国家,爱国和爱土地人民本质是一样的。叶赛宁说:“我回到故乡即胜利。”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没有故乡与身世,我们如何确认自己属于谁?没有地点与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写道:“一边是祁连山的千年冰峰,另一边是昆仑山的亘古雪冠,隔着大荒漠,两岸遥遥相拜白头偕老。”大陆与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它就像一条不可隔断的纽带牵扯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令人欣喜的是一国两制、三通政策、九二共识已经成为两岸和平合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台湾经济迅速发展台湾博物馆日月潭被人们熟知向往。千般荒凉,从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作为公民,维护国家统一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我们是否是政治家,我们都应该宣扬祖国统一。在外国旅游时,我们应该勇敢的指出地图的错误,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中国的板块与领土不容侵犯。      
朔风猎猎,千百年来诉说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明月冼空,千百年来见证着两岸的紧密联系。春回大地,千百年来表达着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欢迎下次光临”店主人鞠躬,送上台湾版图形状的钥匙链作为礼物,她的笑容灿烂像极了月牙湾。离开这个情谊悠悠的饭馆,我知道舌尖上的乡愁将会变成独特的记忆,深深的爱国情怀将会镌刻于心,正如魏碑刻在玄武岩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中恰恰有一丝明白如月光泻地。
身在无间,心要在桃源
纯净,不是与世隔绝的天真,而是与世相融的包容。重要的是有一颗纯净的心,而不在于外界种种。
纯净,理应是与自然的无比契合。是质朴纯然的一片白桦林,上面躺着麻雀和月亮。叶赛宁的童年便是在如此金色的梁赞中度过,他倾听野花的绽放,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藏在白桦林后作诗的自己,阳光抓住叶子的缝隙,一点一点,任由自己洒落,洒在身上、脚下、以及泥土的芬芳中。叶赛宁把自己的心融进乡村田园,为自然作诗。叶赛宁本不属于城市,对于他来说,城市代表着束缚、陌生、冷漠和不安。他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却又抑制不住自己对它的厌恶。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叶赛宁选择与放荡不羁的意象派诗人为伍,进入了自己的混沌期,失了美好的婚姻,亦失了自我。守住内心的一份纯净,应皈依自然,顺应自然,用心去聆听自然。
不受世俗的干扰,怀着一颗纯净的心。在纪录片《人生果实》中,90岁的丈夫津端修一和87岁的英子,深居于一个林间木屋,渴时去果树下采撷一些果子,饿时英子便精心做一些小菜伴着果酱。屋外种着的70多种的果蔬,春耕夏养、秋收冬藏。他们的生活平淡而纯净,他们缓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风吹落枯叶,枯叶滋养土壤,肥沃的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人也正是如此,平淡而缓慢的生活,逐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正是所求的纯净吗?
时刻告诉自己,即使身在无间,心要在桃源。纯净是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既白日青天,更是偏要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活出自己的生活,缓慢而坚定地成长。拥有一颗纯净之心,便是满地都是六便士,却也能抬头看见自己的月光。只要有着自己的月光,所有的所谓一切苦难,都只是上帝赐佑你的精神洗礼。借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君之所向,一往无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
名作赏析:
我记得


我记得,亲爱的,记得   
你那柔发的闪光;   
命运使我离开了你,   
我的心沉重而悲伤。   
我记得那些秋夜,   
白桦树叶簌簌响;   
愿白昼变得短暂,   
愿月光光照得时间更长。   
我记得你对我说过:   
“美好的年华就要变成以往,   
你会忘记我,亲爱的,   
和别的女友成对成双。”   
今天菩提树又开花了,   
引起我心中无限惆怅;   
那时我是何等的温柔,   
把花瓣撒落到你的鬈发上。   
啊,爱恋别人心中愁烦,   
我的心不会变凉,   
它会从别人身上想起你,   
像读本心爱的小说那样欢畅。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
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
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
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心儿啊,你已开始悄悄冷却,
如今再不会那样地跳跃:
这白桦的图案织成的家园,
再不能吸引我赤脚留连。
流浪者的激情哪!越来越不见你,
促使我轻轻吐出火热的言语。
啊,我的白白流逝的华年!
迸发的憎恨和奔放的情感!
如今我已倦于期待未来,
生活呀,难道你是一场幻梦?
仿佛我曾在喧闹的春晨
在玫瑰色的骏马上尽情驰骋。
槭树的黄叶落地无声,
世人都必将腐朽无踪……
天下的众生啊,你们生生不息,
我愿你永远美好、繁荣!

叶赛宁.docx

27.77 KB, 下载次数: 56

售价: 2  [记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