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陈忠实:塬中曾有白鹿,人间再无忠实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2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奖励! 每人限 1 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25 10: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塬中曾有白鹿,人间再无忠实
——陈忠实:在白鹿原上创造《白鹿原》

肯下笨功夫的人,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也更容易在日积月累中,在日复一日的苦心孤诣中,完成人生的升华。
在中国的当代文坛有这样一个人物。
他出身农民,高考落榜,半生都生活在中国西北幽闭的乡村大地上。
与同时代的作家路遥、贾平凹相比,他没有盖世的天分。
他靠着一股敢于下苦工的“豪狠”劲儿,写出了一部“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的作品。
著名学者范曾称这部作品为“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
西方学界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2016年的4月29日,他因病逝世,贾平凹悲痛撰文,称其为“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
他就是陈忠实,他写出的那部作品叫《白鹿原》。
出身农民、天资平平,陈忠实凭什么写出一部旷世杰作?
年少立志,肯下苦功
1942年6月,陈忠实出生于陕西西安市霸陵乡西蒋村,这是一个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户人家。
陈忠实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从小他就要与贫穷和在贫穷里滋生出来的自卑、失败、绝望作斗争。
13岁那年,他跟随老师和同学去离家30余里的灞桥投考中学,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
他穿的是平常穿的旧布鞋,30里的沙石路把鞋底磨烂磨透了,脚后跟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他先后用树叶、布巾和课本来塞鞋底,都无济于事。脚跟的疼痛让他绝望。
就在这时,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从他身边隆隆驰过。
13岁的陈忠实突然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哩,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
他心中升腾起一个信念:人不能永远穿着没后底的破布鞋走路。
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人一辈子不能只呆在西蒋村,人应该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看一眼。
考上中学后,陈忠实愈加发奋学习,“物质上不能与人比,但学习可以走在前头”。
他总是一个人呆在宿舍或教室看书。那时,他接触到了赵树理、柳青等作家。
在柳青的《创业史》中,他惊奇地看到,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竟然还蕴藏着作家创作的丰富素材。
这使陈忠实第一次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
1962年,陈忠实高考惨败。上不了大学,陈忠实只能回乡当了一名民请教师。
出身农民、天资平平,陈忠实凭什么写出一部旷世杰作?
陈忠实不甘心,他不想将自己的人生局限在一名民请教师上,他还没有坐着火车跑,他还想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这时,陈忠实心底那个文学之梦又悄悄地浮上了心头。
他将白天的时间全部给了孩子们,而晚上的时间则属于他和他热爱的文学。
陈忠实的晚上学习没有电灯照明,也没有钟表计时,总是控制不住时间,往往学习时间过长,等到第二天就累得难以起床。
他便想了一个办法,用一只小墨水瓶做成煤油灯照明,常常烧焦了头发熏黑了鼻孔,瓶中煤油熬干,即上炕睡觉。
算来此时大约为夜里12点钟。长此以往竟成一生的习惯。
有评论家说:相较路遥和贾平凹,陈忠实年龄大,人老成,天分相对较低,他的成功主要靠苦心、苦功、苦力。
陈忠实也喜欢借用柳青说过的一句话:“文学是愚人的事业”,他认为创作要“老老实实,埋头苦干,不务虚名,更不能投机取巧。”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肯下笨功夫的人,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也更容易在日积月累中,在日复一日的苦心孤诣中,完成人生的升华。
厚积薄发,背水一战
天道酬勤,有梦想且努力的人终不会被亏待,陈忠实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1965年3月8日,他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是一篇题为《夜过流沙沟》的散文。
1973年,小说《接班以后》一炮打响,反响强烈。
1979年,他一口气写了四篇小说,其中《信任》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 11月,陈忠实调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其后几年,他又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但却没有一部真正让自己满意的大作品。
1986年,陈忠实44岁,他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就如作家邢小利后来评价的:
弄不下个像样的能给自己交代的作品,陈忠实大有死不瞑目的恐惧。
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创作一本能“死了以后放在棺材里可以垫头”的书。
为了安心写作,陈忠实拒绝去省文联做党组书记,他连续发出两封辞谢书。
1988年开始,陈忠实潜心写作《白鹿原》。
他为此下了很多功夫,光是准备资料,就能堆满一个房间。
阅读和创作耗费了他的大量时间,那段日子,陈忠实过得很拮据:
写《白鹿原》,我生活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娃上学快交不上学费了。
我给老婆说,我回原上老家去,去写,你给我多擀些面带上,吃完了回来你再擀。这事弄不成,咱养鸡去!
在乡下的祖屋,他一写就是四年。
1991年腊月25日,陈忠实为《白鹿原》划上了最后一个标点符号。
他后来在《我在用一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文中回忆起那个下午。
在划完全书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第六个原点的时候,两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背靠沙发闭着眼睛,似乎有泪水沁出……
完稿后,陈忠实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李星看完激动地吼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当时李星还有3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
后来,这些话一一应验。
《白鹿原》问世后,中国的家族史小说翻开了新的一页,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这些人物,也镌刻在了文学史的长卷。
1997年,《白鹿原》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后来又被陆续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阅微草堂笔记》里说:“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从一个文学天资不占优势的乡下娃,到写出一部如黄钟大吕般的传世之作,陈忠实靠的是专心一志、厚积薄发,靠的是锁定目标、背水一战。
不忘初心,忠于自己
《白鹿原》问世之前,陈忠实的穿衣打扮极其朴素,就像个刚进城的农民包工头。
《白鹿原》问世后,他名满天下,经济状况上好了一些。
但生活上他依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穿着仍是一身包工头的朴素,抽的是十几块钱的王冠雪茄,朋友出国带给他的古巴等雪茄,口味不习惯,都被他送人了。
他吃饭讨厌浪费,要是吃碗面,或者一碗羊肉泡馍,他会高兴地说“这才叫饭么”。
作家方英文回忆,他和陈忠实相交多年,唯一请老汉吃的一顿饭是两个人花十块钱吃了两碗油泼面,这个陕西老汉的尊严全在内心世界在灵魂深处。
陈忠实对人对事,始终保持着真性情,不装不谄媚,跟谁都直来直去,就算对达官贵人也不例外。
据作协的人回忆,无论谁找他闲谝,他都接待,但一语不和就会撵人,而且绝不客气,话是短语:“走走走,赶紧走,额(我)还有事哩。”来人便得狼狈逃蹿。
有一次,一位高官居高临下的对陈忠实说“你在《白鹿原》之后咋再不写啦?你要体验生活嘛,要学习讲话精神要深入群众嘛”的一大套官话。
陈忠实只回复了一句话:“你懂个锤子!”
晚年的陈忠实,一不喜坐飞机,二不愿别人为自己写传。
他对想为他写传记的人说:“像我这样经历的人很多,农村里一茬一茬的,而且有的人比我经受的苦难更多,写我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功成名就后的陈忠实,依然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不断反思,以完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洗心革面”。
他不巴结不谄媚,阅尽人间万千事,随性从容也自在。
塬中曾有白鹿,人间再无忠实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出身农民、天资平平,陈忠实凭什么写出一部旷世杰作?
秦川白鹿今犹在,世间再无陈笔翁。
荀子在《天伦》里说:“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星辰陨落, 众人悲戚惶恐,悲戚一个大师的离去,惶恐他的离去“带走了一个民族的秘史。”
但同时,他的作品和精神,却也让他得以在世上永存。
他出身贫寒,却志存高远,身处偏僻乡村,依然一生在仰望文学的星空;
他并非在天资上占尽优势,却靠着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他做人不务虚名,始终坦坦荡荡走天下。
就如有评论家所言:
他如果伟大,就伟大在怀抱鸿远而别有只眼,审度时势而初心坚定,守望梦想而不轻言放弃。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他如果伟大,不但伟大在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开天辟地的文学作品,还为人们留下了“起点低的人,靠什么翻身”的参照样本。”
先生已作古,铿锵有回声;悼念,缅怀!
关中平原上的民族秘史、百态人生
——《白鹿原》导读
file:///C:/Users/ADMINI~1.CLA/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是印在《白鹿原》扉页上的一句话。作家陈忠实以史诗的笔法,以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纠纷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农村一幅长达半世纪的历史画卷。从长工们的老茧到丰收时的百里麦浪,从断裂的青石碑到传说中的神秘白鹿,这幅深邃厚重的画卷,默默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生息过往。
白鹿
自然法则下的平衡
小说中,白鹿是一只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当它出现时,必带来太平盛世,那时五谷丰登,子嗣延绵,灾病全无,四野祥和。白鹿原上的白鹿村,生活着白家鹿家两个大家族,两家源自一个先祖,供奉同一个祠堂。白嘉轩的父亲临终前曾说“白不离鹿,鹿不离白”,示意白鹿两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作为两个家族的代表人物,白嘉轩是传统道德的坚守者,为人正直厚道。他能仁义地对待反叛者黑娃。而他身上亦能看到大儒风度,不惧流言奚落,即使被打断腰骨,亦要高昂着头颅。可一旦触及他心底的道德禁忌,他却变得固执残忍,面对亲子亦不宽恕。然而,即使白嘉轩如此忠实地践行儒家文化,也未阻止儿子白孝文成为一个叛逆狡诈的“孽子”。
至于鹿家,鹿子霖世故奸诈,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却有精明强干、勇武果敢的一面。更意外的是,这样的奸狠人物,却育有鹿兆鹏和鹿兆海这样优秀的儿子。五十年间,权利与欲望的漩涡让这片土地“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依然有人在道德和人性反思中回归与坚守。
在小说中,白鹿其实是一个象征和隐喻,自然界中,它象征一种天道,是一种由生命图腾构建的平衡状态。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势必会引起动荡。为了保持平衡,就需要让一些事物衰落和消亡,而让别的存在代以生存、兴盛。两个家族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两种生存哲学在个人身上的外在映射,白嘉轩等人无疑是传统道德的坚守者,而鹿子霖、白孝文则代表着内在倾向在新时代的异变。
着眼于每一个个体,他们又如同一个事物两面性的自然流露,充满着矛盾,不能轻易以善恶、美丑定论。陈忠实先生把这个终极问题浓缩在一个关中农村里,以小见大,以白嘉轩家族和鹿子霖家族的明争暗斗来展开叙述,进一步为我们揭示了民族秘史中所有二元对立下的平衡关系,一如高尚与卑微、美丽与丑恶并存,正义与邪恶、希望与绝望相互转化。
用法解析:
相关主题:人性的复杂、自然与平衡、事物的两面性等,如2018年全国卷二《战斗机痕迹》,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
示例:
世上很少有非黑即白的存在,人性亦是如此。文学作品《白鹿原》中,族长白嘉轩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处处维护族人的权益,却在黑娃和田小娥的婚姻问题上思想顽固,冷酷无情;鹿子霖奸猾贪婪,爱慕虚荣,处处以绊倒白家为目标,却在白孝文落魄时施以援手,不忍其继续堕落。人性的湖泊平静深邃,又暗潮涌动,我们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
乡约
变幻时代中的信仰
被乡人称为“圣人”的朱先生在清朝走向末路、革命大潮即将掀起之时,草拟了一个“教民以礼义,以正世风”的《乡约》,交给白鹿原的族长白嘉轩。白嘉轩将《乡约》刻在石碑上,立为族规,要求族人的子子孙孙牢记并“用于生活”。邻里之间,遵礼守约,知足知乐,相处安然。在失去封建统治的维系后,《乡约》的确维护了白鹿原相对长久的一段稳定、和谐的生活时光。
可基于传统道德所立下的《乡约》,显然无法抵抗外界巨变的冲击。在新思潮的涌动洗礼下,刻在石碑上的《乡约》几次毁在自己族人的后代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砸烂。族长白嘉轩把那被砸碎的《乡约》石碑拼凑起来,再次立在了白鹿村的祠堂里。一如儒家文化的道德律令,永恒立在他的意识里。
白鹿两家的后辈们不仅摒弃了这些礼制族规,而且都以各自独特的行为方式背叛或反抗着《乡约》。白灵因被父亲拒绝入城上学,以死相逼;鹿兆鹏因抗拒包办婚姻,离家出走;黑娃更因不满教条,大闹祠堂,打碎刻有《乡约》的青石板。而除了反叛抗拒,他们在经历了离乱动荡后,也趋于反思与皈依。黑娃重回故土后,开始忏悔,看到被他伤害的白嘉轩以及破碎的青石碑,他坦言“知罪了”,要努力“学做好人”。
本质上讲,《乡约》就是塑造出一种心灵所依奉的架构,意图将更多的人纳入这种架构里,并把这一精神注进到他们的骨血。它既是一种不灭的精神,更是一种灵魂的归属,深深扎进白嘉轩、黑娃等个体的心中,成为坚守、皈依的指引。
用法解析:
相关主题:
规则与约束、乡土文化的传承、反叛与皈依等,如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的理解》,2008年浙江卷《感受乡村》。
示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老规矩”只适用于特定场景。《白鹿原》中,朱先生为白嘉轩拟了一则《乡约》,“教民以礼义”,白嘉轩自此将《乡约》立为族规。熏陶之下,白鹿两姓各守其职,日子恬淡,丰衣足食,百姓邻里间相处安然,竟能在乱世中展现一派和谐局面。传统的家训乡约固然有教育引导、管理约束之效,可一旦与人性、时势相悖,又不肯变通,便终将为内在的逆流、外在的冲击所摧毁。
《白鹿原》的宏大与精巧,远不是一篇文章便可以涵盖的,文学评论家李建军曾说,“真正有出息的作家,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就要超越前辈作家的局限,超越当下写作的困境,要有突破的自觉意识和勇气。”作为陈忠实先生垫棺当枕之作,《白鹿原》的创作历时六年,以宏大的叙事视野和叙事内容,突破了前辈作家的局限,倾尽了作者一生的心血。而《白鹿原》之后,陈忠实再未创作长篇,年老后更明确说“我不准备再写长篇了”。
名句积累:
1、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适用主题:坦坦荡荡地与朋友相处,不拘小节等作文立意,比如2015年江苏卷《智慧》,2011年江西卷《孟子三乐》。节选自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瓦罐,抱着罐子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是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地笑着:“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
示例:
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是你过河是必须投下的石子,是你煮茗时需要的薪火,是你走夜路是亮着的灯。越珍贵的事物就愈发难寻,也许,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亦或是回首过往,发现他无迹可寻,难以寻出。
朋友之交,不在于语言上的各种互捧上的欣赏,而在于心,用心交友,才得患难与共,否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日后的玩笑。若干年后,忆起往事,留下的只是心中的那份似有似无的酸涩与无奈。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删伪善,留真心。
2、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适用主题:问心无愧,慎独与自律等作文立意,如2007年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2014年浙江卷《门与路》。语出陈忠实的《白鹿原》。示例:平生无愧事,方敢对青天。问心无愧是很高的人生境界。问心无愧,意味着全心全意,无所保留,更无所亏欠。身正不怕影子斜,人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但可以做到尽心尽力,尽人事,而天命可知。此心自足,方可对青天无愧。
3、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
适用主题:书籍与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等话题,如2017年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语出陈忠实的《白鹿原》,意为:农耕事务可以使我们安身立命,但唯有经书能让我们家族在世间传承不息。书籍并无赚取钱财、养家糊口等世俗之用,却能使小小的家族有可以传承的精神血脉,使大大的国家有颇为浓厚的文化气息。也正是经书,让我们短暂脱离世俗和功利,迈向绵延不绝的思想长河。
示例:
书卷多情似故人
“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一个是物质食粮,一个是精神食粮。一个饱足的是脾胃,一个温润的是心灵。
当手指触摸书卷时,指尖传来的那股质朴厚实的力量,总让人心生安宁。在你与书的亲密接触间,不知不觉的,它已经为你的心拓展了宽度,修建了栈道,一时间,悲喜沉浮、豁达洒脱、低亢高昂都踏歌而来,在心中演奏着一曲壮阔磅礴。
林清玄先生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我想书卷正是支撑这窗子的一个骨架,在不断的积累中,这面窗子越来越大,世界越来越广阔,而站在窗边的我们则越来越谦卑,越来越愿意接受。张月楼说:“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想必就是这个道理。若君不信,大可想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大可看看“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
唯书有华,秀于百卉。每每读书感触颇深时,都不免像黄生对着绛雪一般惊叹“真是我的良友啊!”也难怪古人就算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要一字一句的抄书;即使凿壁借光也要读书――绝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也是心之所向,神之所倾……
其实,书卷不只印附于纸张上。它也镌刻于山林间,隐匿于阅历里,沉浮在岁月中。怪不得别人问起余秋雨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和?”时,他淡然答道“没有两者。路,就是书。”于水中求道,于山间寻理,这,是他在路上走出来的书卷。
空山新雨后,点孤灯一盏,寻一处泻满月光的幽静处,邀上友人,带上书卷,促膝长谈至夜半,岂不快意?“晴耕雨读,书能下酒”,如此生活,岂不诗意?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多么美的意境,可现在很多人却忙着与手机上各种追求快感的软件“相亲”,一天下来,当你放下手机躺在被子里时,是否感到一丝愧疚,是否有一丝空虚?并非一棍子打死的说他们不好,只是想悄悄的提醒大家别冷落了你的故人……毕竟人生就那么短暂,良友亦再难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愿我们都能得此故友,在东篱赏花,邀花前对饮,围炉相谈,肆意寻欢……
想要在原上活人,心上得能插得住刀子:

陈忠实.zip

182.13 KB, 下载次数: 99

售价: 5  [记录]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