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28 21: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满地都是六便士.docx

54.9 KB, 下载次数: 132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7-3 21:58:43 | 只看该作者
阐释——反例——阐释——理想对人的意义——理想现实关系——结尾
理想,现实
  理想,是黑暗道路上,盈盈挂在青天的那轮明月;现实,是一块一块无情的坚石,筑成康庄大道。
  可是,理想却在悄悄的退出我们的生活,现实将我们的生活牢牢把控。它那灵动的身影,盈盈的笑脸似乎永远消失了。快节奏的生活让它没有驻足的余地。山一般沉重的物质欲望像丝丝银针,将心中刚要提起的泡沫般的梦想无情戳破。理想远大似乎已成为对实力低下之徒的委婉评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理想是那么格格不入。好像一块名木,在流水的侵蚀下,只能沦为一块无人在意,随流飘荡的朽木,四处游荡,四处碰壁。没有理想的清洗与引导,生活的流水只会越来越浑浊,越来越黯淡。
  理想不是朽木,理想是沉香。理想是一位慈爱的长者。在你迷途时,做一位好心的路人,为你指明前路;在你低谷时,伸出宽阔的大手,助你重回巅峰。理想,是劈开黑夜的第一道烈锋,是驱散迷雾的一道光明。理想,像小鸡破壳时的感动,是雄鹰振翅的震撼,生命的内在强力,成长的根本动机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也要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海子在黑色的如石油般粘稠的黑夜,心中的莲花正中掣出一枝点亮的理想之烛,荧荧单是那一剪光,他也要骄傲的让它捧出辉煌。朦胧世人的理想让海子七年来笔耕不辍,动人的诗篇在纸上丰收,无垠的大地是他笔墨浓淡的修行。心中的理想想是他迷途之时的明灯,腹中空空的盛宴,口干舌燥的甘露,带他突破重重迷雾,引领它到达诗的胜地。心中的理想让海子的创作道路,有理想,有力量,有宽余,有灿烂。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在尘世的交互纷杂,你看见的是月亮,还是地上那六便士呢?月亮的明媚与温柔,需要六便士的衬托。欣赏月亮,需要“明月楼高”,需要“梧桐深院”。在六便士堆砌成的高台上,在那泛着银光的窗前赏月,让晚风吹拂你的心灵,让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不是更加美好马?人不是真空的,放眼当下又有几人愿意孤身一人住进瓦尔登湖边那幽静却寒酸的小屋?月亮引领我们寻找六便士,而六便士又帮我们更好地赏月。
  踩着紧密的六便士,看月亮在漫天星光中璀璨,人生方能无憾。

点评

最后有两段事例开头都是名言,有些重复了,望采纳  发表于 2019-7-8 20:54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30 18:1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岽硕 于 2019-7-1 23:32 编辑

梦想与现实
“月亮还是六便士,梦想还是现实,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书中的解读多么令人深思啊。

哪一个年轻人不是充满热情地追逐梦想呢?哪一个放弃梦想的中年人不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呢?没有物质的基础,谁不会最终向现实妥协,低下了头呢? 偏有年轻人不信邪,以“理想万岁”的口号,一次次地冲锋,一次次地败给现实。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我们似乎永远触碰不到所谓的理想,触碰不到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们想住进豪华的城堡,可是却买不起一个小小的房子;我们想写诗,但是没有人看;我们要周游世界,却没有钱;我们想事业成功,却找不到工作。

口口声声只谈梦想,是多么幼稚,多么对自己不负责啊!那难道我们一定要向现实妥协吗?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吗?不。“我们学会的与生活周旋的技巧,只是为了保护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我们读书,我们努力,我们赚钱,我们过日子,只是为了保护原本的那颗心啊!原来的我们是多么的热情,多么的可爱,多么的桀骜。我们锋芒毕露,丝毫不担心。可当我们败给现实之后,我们沮丧,我们认命,我们像闰土一样只能低头叫“老爷!”这样的我们完全失去了原本的自己。


当一个青年学生问林清玄,说自己想写诗,应该遵循理想还是现实时,林清玄说自己的朋友诸如席慕容,他们都是大学老师,每年会有几个月的假期,当他们不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专心写作。是啊,去掉少无所成和老无所依的五十年,去掉做牛做马的二十年,去掉一日三餐,去掉睡眠,去掉奔波,人生有多少时间能自己支配呢?这些时间都用去追求梦想,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好好生活,有什么资格谈梦想?梦想本来就是生活的更高层次。不知道腐鼠是什么滋味,又去哪里找到练实来充饥呢?保护好那个本来的自己吧,梦想是月亮,要一点点积累,永远不放弃,直到自己与它比肩,相互照应!

去和生活周旋,保护好那个本来的自己吧!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推荐
发表于 2019-6-30 22:35:37 | 只看该作者
追求月亮,不要忘了六便士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本是伦敦的一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家庭幸福和睦。为了学绘画,他抛弃家庭,抛弃幸福生活,去巴黎破旧旅馆过窘迫的生活练习绘画,最终实现理想的故事。
        小说中“月亮”指的是理想,“六便士”便是现实的生活的一切——金钱、家庭、功名、道德等等,它们阻碍我们实现理想。
        然而,斯特里这种追求“月亮”的方式完全可取吗?不!斯特里显然是一个夸张的形象。在毛姆的笔下,斯特里的行为在常人眼里诡异、无法理解。尽管最初在别人眼里他并没有绘画天赋,但是他却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他必须挣扎,不然他就得死。”过分的执著让人感到他行为的怪异,让人感到了他对理想的狂热。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他画画更加重要,他宁可妻子孩子饿死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绘画。他由于过分执著而被人认为是自私、不通人性的怪兽。他抛弃自己一切尘世的生活与快乐,去为了理想自讨苦吃。理想无论怎么高远,无论怎么美好,但是它毕竟属于自己,为了理想,完全抛弃他人,完全抛弃人性,显然是不可取的。
        在故事中,也有这样一个片段。在斯特里病重,奄奄一息时,他得到了荷兰画家斯特罗伊夫夫妇的帮助。然而,病愈后,他霸占了斯特罗伊夫的妻子布兰奇,然而他却仅仅是为了画一幅布兰奇的画。在斯特里画完布兰奇之后,他便完全抛弃了布兰奇,致使布兰奇自杀,也让斯特罗伊夫成为好心没好报的可怜人。斯特里认为,布兰奇只是能满足他画画的欲望而已,而画完了,布兰奇对于他也就毫无作用可言了。但是,也正是因为斯特里,酿成了斯特罗伊夫夫妇两人的悲剧。固然,斯特里已经将一切全部放弃,已经是一个为了理想放弃了人性,成为了个人理想的狂热分子。
        固然,小说毕竟是夸张了,小说塑造的斯特里为了追求月亮,完全放弃了六便士,他为了理想去放弃富裕生活而去选择困窘的旅馆,他为了理想放弃了道德的底线。日常的生活是不能缺少的,无论是道德,还是生活,至少对于人都是基本的。

点评

急求点评,谢谢  发表于 2019-7-3 18:05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2#
发表于 2019-6-30 00:40:33 | 只看该作者
我曾想过,如果这世上人人尽是“有所坚持义无反顾”,人人尽知月光清高,月亮姣好,愿为之笃志前行,这尘世会是多么美妙。
  现今回首,真真是忍俊不禁,蠢透了。
  那鲜花需要草叶才衬得出来美吧?厚重沉郁的绿色反映得娇艳的红更甚几分,淡淡清新的草味儿包裹夹挟着的花香,于是弥漫的尽是馥郁芬芳。
  而如若是踱步踱到公园里头,一抬眼,见着的全是些大红大紫花香浓重的,那决计是起不了什么欣赏的心思,可到底也不是多厌恶,只能蹙着眉叹叹气别过脸去。
  类似的心情,不妨设想,那西湖自古游人几何?又有几人如张岱饮尽一杯寒冬,品味人生孤独?倘使人人都是痴子,大雪漫飞间,独立喟叹,假若这孤独人人可赏可品,那孤独俨然不复存在,西湖也不会成就张岱。
  同样的孤独者,一生都在出走的鲁迅先生,他的文字不是在人潮里长久驻足的人可以写下的,他必须保持孤独,保持旁观。那流传下来的,至今仍旧适用的字句,那无数声振聋发聩的怒吼,锋利如刀的言语,郁结沉痛的申诉,如若是人人可写可说,可感可受,先生便不能是先生了。
  不过,以上的形容,或谓之为吹捧,仅仅由于个人喜好,对于更多的有别于普罗大众的人物,我是这样认为的。
  少数的仰望星空者正因为那更多的埋下头的在阴沟里的人而闪耀其光芒,但与其说这是值得鼓吹的精神事件,我更愿意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也许只是因为有许多的人向往这般生活,似乎这样的人就熠熠生辉了起来。
  可以追随自我心中的月亮,抬起头仰望月光,正如那位放下六便士的画家所为。
  当然亦可执着于那六便士,也许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努力,生儿育女碌碌一生,过着恩爱平淡的日子。
  只是,如扑火飞蛾追随月光的人不应昂头斜睨这芸芸众生,同样,在尘世里风尘仆仆不辞辛劳的人不必吊诡侧目那孑然一人。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问心无愧,这便足够了。

点评

就是选择月亮呗 这个意象怎么理解看个人  发表于 2019-6-30 21:46
倒数第二段很精辟  发表于 2019-6-30 21:22
不知:“愿为月亮笃志前行"怎么理解  发表于 2019-6-30 21:21
我爱翔哥!!!lx牛逼!!!  发表于 2019-6-30 18:54
没想到好题目,先搁着吧  发表于 2019-6-30 07:34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3#
发表于 2019-6-30 14:2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泽辉 于 2019-6-30 14:27 编辑

心怀理想而面对现实
  在我们小时候,心中总是住着一位英雄,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直面着阳光,似乎永远光明磊落,从不留下一个影子。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那位英雄好像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似的,同时也被迫做出了妥协,英雄二字也渐渐的隐去。
  保罗·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来当上了股票经纪人,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为妻。年少而有为令旁人羡煞,可是他突然辞去工作并且毫无征兆的抛弃妻子,远赴重洋投身于他心中的理想——绘画。的确他有出色的绘画天赋,并且有所建树,可是大多只是赢得了身后名。这真的值得吗?
  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抉择也都只有一次机会,没有反悔的余地。抛弃家产,确实表明了他义无反顾的决心,可是也体现出了对于家人的冷酷、无情和无所顾忌。这也许就是童话与现实的隔阂所在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缺陷,难以圆满。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诚然黑夜里倘若缺少了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就算金砖铺路也难以被人发现。可是就算皓月当空,普照着泥泞而崎岖的街道,怕也难有人会驻足停留吧。
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说:“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只活在理想中的人是难以理解世间万物的,而最好的方式便是寻找一种调和的生活方式,既不是陶渊明式的远离尘世,又不是和珅式的唯利是图。生活在苟且之中,心中也谨记这那片远方的田野。
都说岁月如同流水,终会磨平我们周身的棱角。但在我看来,被磨平的只是那些没有找到内在方向的人们。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乔布斯,他在翻盖和滑盖手机是主流的年代执意开发触屏手机,在盒子型电脑当道的时代坚持研制轻薄笔记本。也曾被指责,也曾被质疑,但是最后消费者们做出了决断。而苹果公司也赚的盆满钵满。这也许就是乔布斯所成功之处,一个伟大的商人,一个机智的远见者,一个坚定的梦想家。
谁说红尘中不能存在着清高的梦想?只是意志不坚定的人们自我宽慰的喃喃自语。比起在纯净清幽的远方,也许在这错综繁杂的土壤上,才会有足够的养分开出艳丽的理想之花。真正的英雄,也一定和我们一样站在这同一片阳光之下。

点评

叙事长篇?  发表于 2019-6-30 21:2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6#
发表于 2019-7-1 12:49: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7#
发表于 2019-7-1 16:2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侯雅馨w 于 2019-7-1 16:55 编辑

披一身毛姆的月光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三毛如是说。
        若是思特里克兰德没有抬头看那一轮明月,那绘画,便只是他心间天花乱坠的梦想罢了。
        我们赞美理想,因为它的美好高远;我们赞美寻梦人,因为他们迈出了多数人不敢迈出的一步。我们多数人疲于奔命,倦于幻想,忙那些无需注入灵魂的,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实上,山河间的距离,便是由脚印所度量,若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言:“天空既在我们的头上,又在我们的脚下。”
        理想,既在我们的头上,又在我们的脚下。所以徐霞客背起行囊了,捡起“朝游北海暮苍梧”的梦想;所以陈忠实拿起笔了,立起“学习走在前头”的志向。他们在现实的此岸和理想的彼岸间,用行动搭起一座桥梁,桥下,是湍流大江,是悬崖峭壁,是万丈深渊,亦不惧。如汪国真先生所言:“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因为跋涉,所以坚毅;因为跋涉,因为坚毅,所以离理想更近。
        头顶是月,脚下是六便士。循着月光,踏出坚实的脚印,便意味着有所牺牲,有所舍弃。但这一定意味着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共存,意味着选择追寻月亮就必将失去满地的六便士吗?        难道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绘画一定要过着穷困窘迫、不被理解的生活吗?或许,他的做法太过绝对了。追寻理想,并不一定须逃离过往,逃离生活,并不一定须背弃旧生活里的一切,放弃那六便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从压抑理想的一个极端,奔向了压抑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把理想建筑于一个超过生活,胜过人本身的高度,她的精神得以解放,却陷肉身于窘迫的境地。
        人是社会性的。或许,他可以只是披着一身月光,扛起画具,于周末寻一次出走写生。笔触间,满满都是月色。
        披着一身毛姆的月光,山河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一颗慵懒的心亦被唤醒。勿让灵魂萎缩,人格变矮;勿让理想溜走,行动力淡去,让梦想只剩天花乱坠,让理想只是彼岸开出的花朵,只可远观。
        披着一身毛姆的月光,六便士也被照亮。
        不若只顾背起行囊,披着月光,去寻梦。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8#
发表于 2019-7-1 16:40:18 | 只看该作者
                                                                         与月光同尘
    流沙河曾在诗中写道:“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固然,理想是每个人获得更加美好人生的指路明灯,但是,现实生活也给人带来很多羁绊,那么这时就需要“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年少轻狂,谁未曾想过一支笔描绘世界,一个背包浪迹街头,一群伙伴游遍繁华?
    也许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们会遭遇各种挫折,会怀疑人生,怀疑希望,但寒冬终会被春日取代,缠绵的梅雨季也终会迎来火热的太阳。只要头顶的月亮还在,奔跑的希望还在,跳动的心还在,你就要相信你的梦想值得你奔走半生。
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们留下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也许生存的压力会轻易地消磨年少的那一点浪漫与幻想,生活会渐渐露出它繁琐又残忍的真面目,但不管现实如何残酷,都不该成为让梦想褪色的理由。别再说是现实让你失去了梦想,那只不过是你用来求得宽慰的伎俩,你从未尝试与现实对抗,未曾为梦想坚持一分一秒,想想徐霞客不避风雨,不惔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你怎么好意思开口说现实压垮了你的梦想?
    顾城渴望、寻找、求索美好,他是个刚烈的理想主义者。“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就像他诗中写到的,顾城有时甚至为了精神上的理想主义选择逃避现实生活的苦楚。他希望避世而居,离开城市,因此隐居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他希望自己不被人打扰,于是时常戴着一顶帽子,将自己圈在童话世界里。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精神与现实、灵魂与肉身始终是难以分离的。
   我们生活在一片朝也干戈,暮也干戈的土地,望着面前不断向前延伸的道路,想起那些不甘瘦瘠和饥渴的人们,想起那些在梦想和现实的双掌间舞蹈挣扎的人……迎着月光来,逆着月光走。
   辛波斯卡说过“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向往辉煌灿烂后黑暗的深邃,吵闹喧哗后宁静的永恒。
   “月亮”还是“六便士”?这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选择题,因为追梦的路是一杯茶,可能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9#
发表于 2019-7-1 21:12:10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心中的月亮
王小波在《万寿寺》中写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生活不应该是平庸的,不应该是程序化的,我们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我们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月亮。
然而如今的世人却好似早已忘却了自己心中的月亮。他们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忙着收集生活中的“六便士”,却忘记抬头看看月亮。我们的一生至少应该有一回像纽约公交车司机威廉西米洛一样,驾着1310号公交车毅然出走,开上一条不同于往常的路。
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言:“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起头看到了月亮”,他笔下的斯特里克兰不就是如此之人吗?他将生活中的一切视为牢笼与羁绊,渴望通往心中的圣殿。他从伦敦到巴黎,从巴黎到塔西提岛只为了心中画画的理想。他的行为固然疯狂怪诞,但作者正是想借着这位虚构人物告诉我们,脚下的“六便士”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去拥抱心中的那一轮明月,“月亮”还是“六便士”,这从来都不应该是个选择题。
生活不知蝇营狗苟,还有诗和远方。这“诗和远方”,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月亮。“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豪气万丈地说出这句话。15岁童子试落榜,当读书人以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为毕生追求之时,徐霞客发现了另一方天地,所有人都亟不可待的挤上科举的木桥拾取功名时,徐霞客却抬头看到了自己的月亮。路未尽,人不老,追梦的路是一杯茶,可能会苦一阵子,但绝不会苦一辈子。终于。徐霞客在漫漫游历路上修成正果,青史留名。梦想是暗藏在心中的一粒火种,人因为林林总总各不相同的梦想而发光。
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生活并非本就如诗,也许我们会觉得“诗和金钱都蒙上了灰尘”,但是只要去大胆拥抱心中的月亮,便能滤去黑暗,让光明照进来。
愿我们都能成为隐匿在尘世里的追光者,在忙忙碌碌的俗世人间,提着一盏灯笼,去寻觅心中的“月亮”,去探访心中的桃花源。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0#
发表于 2019-7-1 22: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乐乐 于 2019-7-12 20:40 编辑

                                                                                  逐梦
       儿时的梦想是五彩的泡沫,在清风吹拂下,于空中自由地飘荡。之后,在不懈的努力下,这些美丽的泡沫寄托了多少纯真无瑕的期望,有的飞上了高空,有的则飘向远方。

       然而绝大部分的泡沫却又如此脆弱与不堪。在残酷现实的轻轻触碰下,它们便“啪”的炸裂了。只留下茫然又无助的自己,呆望着四散溅开的飞沫,在幻想破碎的余音里,独自一人轻轻的哭泣。

      于是,对美好的希冀如云烟般散去,他们渐渐颓败了身心,黯淡了光华。现实就这么轻易地抹平了他们的棱角,折去了那绚烂的羽翼。他们低下头去,在生活的重压下鼠目寸光地拣拾着脚边的六便士,却忘了脑后,月亮正散发着纯净的光辉。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最要紧的是生命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贾平凹如是说。是啊,现实如何残酷都不该成为让梦想褪色的理由。你且看那陈胜于秦之暴政下的鸿鹄之志,直冲云霄,震撼人心;你且听李白放声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且想伊卡洛斯宁可燃烧翅膀,也要拥抱太阳的壮烈之美……纵横寰宇的光影变幻间,不变的是他们遗世独立的傲然灵魂。

       那么,逐梦途中又该如何前行呢?

       要紧的唯有“信念”二字。曾国藩曾言:“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而在失望之时,那逐梦的信念便是前进的动力。徐霞客坚定着“朝游碧海暮苍梧”的信念,日夜跋涉于中国的名山大川间。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在逐梦路上虔诚地行进。他的信念终使梦想化为一部《徐霞客游记》,使他清澈的人生清泉中也照入了一抹月辉。

       在无穷远的海洋深处,有一座梦想的岛屿。岛屿上有一只美丽的叫信念的鸟儿,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成长路上,总会遇上那一蓑风雨。莫怕,因为纵然一时寒意彻骨,却会终得彩虹青天外。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逐梦路上,你我同行。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1#
发表于 2019-7-1 22:4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章开宇 于 2019-7-2 21:08 编辑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
              每一个早晨,在浴室镜子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
             “月亮还是六便士,理想又或是现实,这从来不是一个选择题。”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捡起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六便士,来换取足够多的面包,这样才有精力去追逐心中的月亮。同样也正因为月光的映照,生活中的那些六便士才变得更加银光闪闪。
              想当年,哪一个年轻人不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作为自己理想的。“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血,或许他们看着朝气蓬勃的小年轻还会来一句“不要那些没有意义的三分钟热度吧”。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些半截入土的中年人啊,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时时刻刻担心着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稍不留神,掉了下来,使他们仅有的一点点便士都被拦腰折断。
              然而“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高更对月亮的深情超越了现实,战胜了世俗的威力。若不是完完全全对理想的追求,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怀疑,并在无数的嘲讽,讥笑中迷失自我。所以请先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确这理想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以及自己为之奋斗的决心。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徐霞客曾立志走遍祖国名山大川,风霜雨雪,悬崖荆棘,在他面前都如履平地。他靠自己惊人的意志品质终于谱写出《徐霞客游记》,为后人所铭记。“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是的,他做到了。身带铁铲,只为旅行时若出现意外可以被人就地埋葬自己。这是多么的浪漫,多么的不朽啊。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生活的向导,而我们也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活着。
              人生在世,多么的渺小,在漫无止境的历史长河中,我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恒河沙。那为什么不在这个世界上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茵呢?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人生在世,难免有疾,而在你确定了目标,走在这条通向目标的路上,无论生活怎样待你,你都拥有了心中的另一片天地,关键有无那份灵魂的坚守。
              愿每个人都可以插上伊卡洛斯的翅膀,带着那份理想与执着,追求心中的一湖月光!

点评

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掉下来折断了六便士......还好头在。  发表于 2019-7-12 21:13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12#
发表于 2019-7-2 20:29:10 | 只看该作者
主题:2019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标题:反射月光的六便士
有人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面包的。诚然,在尽力去拾取地上的六便士时,却有人的脊椎已经弯曲固定,再无法看见那一轮明月。但是又有的人一直抬着头,眼中只有月光,踉踉跄跄,歪歪倒倒,饿的无法迈出步子。
光顾月光,不够好,终成虚幻。一切都是“理想的”,理想是谁?与你又有何关联?顾城正是如此。人们倾佩顾城活得自在,有理想。但现实中的顾城其实常常生活得很困窘。仔细研读他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顾城的诗作大部分是在呼唤美好。对于美好事物,他渴望、寻找、求索,他是个刚烈的理想主义者。“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就像他诗中写到的,顾城有时甚至为了精神上的理想主义选择逃避现实生活的苦楚。他希望避世而居,离开城市,因此隐居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他希望自己不被人打扰,于是时常戴着一顶帽子,将自己圈在童话世界里。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精神与现实、灵魂与肉身始终是难以分离的。他有着孩童般的灵性和创造力,但他缺乏孩子的成长力,他期望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妻子和儿子,可他做不到柴米油盐样样不考虑。
只管六便士,不够好,重如泰山。眼中只有着现实,实则是拘束了自己,背负泰山,寸步难行。就如三国中的吕布,他勇猛过人,可谓三国第一战力。只可惜胸无大志,眼中只见着钱,地位,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受诱惑弑杀主公丁原,为貂蝉刺杀董卓,又依附袁绍、曹操、刘备,犹如墙头草一般,但皆有获利,生活滋润。只是三姓家奴终有其报,失去了所有信用与理想的他被所有人所歧视,唾弃,即使善义如刘备,只是留下丁原董卓之叹。再不顺者,屈服于显示之下,生活仍旧不好,每日为了混口饭而奔波忙碌。一味的求现实终究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如同在头上悬挂了萝卜的驴,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面包的,生活中必须要有诗和远方。
可是,月亮与六便士,该如何去平衡呢?
要我选,我要去拾取反射着月光的六便士。流沙河曾在诗中写道:“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固然,理想是每个人获得更加美好人生的指路明灯,但是,现实生活也给人带来很多羁绊,那么这时就需要“面对现实,忠于理想”心中有梦却又脚踏实地,有目标有作为,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捡起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六便士,来换取足够多的面包,这样才有精力去追逐心中的月亮。同样也正因为月光的映照,生活中的那些六便士才变得更加银光闪闪。
如果斯特里克兰德不那么疯狂,最终还会有画出传世的名画吗?
同时兼顾六便士和月亮,是否意味着现实的烦闷、理想的打折扣呢?
那些艺术理想上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否真的遥远到必须以生死来句读呢?
用苏福忠先生在本书前言部分的末句来结尾吧:
“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哪样就是哪样。”
字数:1100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