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哥】曾国藩: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9-6-17 2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人之处的坚持




烈日当空,暑热炎炎,在乱世中跋涉的人们已行走了好几个时辰。个个口渴难耐,这时路边赫然出现一株挂满梨子的无主梨树……。许衡说出“梨树无主,吾心有主,为后世传为佳话。


《尔雅》云:慎者,戒也;诚者,实也。心不笃实,则所谓独者不可见。慎独,即为在无人之处人能恪守本心而不逾矩,然而世人大抵不谙此道,且看路怒者骂于途,毁坏公物者刻字于树,前者呼,后者叫,咄咄逼人,大打出手者,社会百态也。道德成为不道德者的通行证,冷漠成为行路者的墓志铭。人们在有监控和管理的社会中尚且如此,试想在无人之处不贪得无厌近乎痴人说梦。于是人们把自己关进自己的监牢,就像贝壳合上他的外壳,而把本心关在外面飘荡,每个人都躲在自己的城墙后与人交往,用冷漠与虚伪代替真情。在失去慎独之心后,人们又失去了信任,失去了真心,令人痛心。


慎独之所以成为社会倡导的正能量,究其源,在于当四下无人之时,人们所展现的自我,没有刻意的伪装,没有曲意的奉迎,人们内心思想即为人们手头的行为,因而每个人的本心与内在高下立现。
     
     他,仅是一介书生,无官无职,连科举,功名都没有;而找他的人权倾一时,只手遮天。且许他以状元的身份,这可是经年寒窗的理想啊。但是,即使这是私下的会面,他也义无反顾地拒绝了。他,便是汤显祖,他写出了“临川回梦”,在与他的聪慧,更在于他超凡的人格。倘若他无法在无他人之处坚守本心,那么纵然他中得状元,纵使他位至三公,中国历史上只会多一位应声虫,而少一天才作家。


自己慎独不易,劝导他人慎独更难。曾国藩在《诫子书》中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曾国藩在战争中立下大功,一时成为官场红人,一年中连升两级,同僚羡慕到无以复加,然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写信给远在家乡的父亲,不能因为他位高权重而在乡间横行。这并非来自他人的要求,而是全然出于己心的关切与约束。在慎独中,人们由之前的冷漠麻木回归真我。泊回自己生命的湖。


于是,你一个人走在世间,看见花朵,听见鸟鸣,闻到芳香,你一个人。


你走过去,在无人之处,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评

是不是把积累的慎独资料搬来了  发表于 2019-6-22 21:34
夏天到了,夏天开始了!(这个同学未自定义签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